晋城市加速推进健康晋城建设

[导读] 从日前召开的全市医改工作推进会上获悉,自2009年我市启动新一轮医改工作以来,特别是2012年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以来,市、县两级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突出问题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医改取得了明显成效。

本报讯 记者郑璐、实习生原文杰报道:从日前召开的全市医改工作推进会上获悉,自2009年我市启动新一轮医改工作以来,特别是2012年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以来,市、县两级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突出问题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医改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全覆盖,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全面启动了大病保险工作,极大地减轻了参合农民负担。

政府投入不断加大。新医改以来,市、县两级政府加大了医改的投入,不断完善财政补偿机制,已累计投入近56亿元,使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卫生信息化体系等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夯实。在保障人员工资待遇方面,县级财政对县乡两级医疗卫生人员补助水平分别达到了基本工资的70%和80%以上,村医补助标准达到了每人每月800元以上。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全覆盖。我市出台了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各县(市、区)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全面推进综合改革。2015年底,我市实现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目标。全市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取消的药品加成通过政府补贴55%、调整服务收费补贴40%和医院加强核算、节约运行成本补给5%三种方式予以补偿。医疗服务价格也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要求,进行“五升两降”调整,即诊查费、治疗费、护理费、手术费提高13%,床位费提高36%,大型医疗设备检查和检验收费价格下调10%,提高价格部分主要由医保基金承担,不增加患者就医负担。

全民医保体系不断完善。今年城乡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的标准提高到了人均420元,参保率均达到99.3%以上。重大疾病保障病种达到24种,补偿比例达70%以上。全面启动了大病保险工作,极大减轻了参合农民大病医疗费用负担。在全市开展了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推行总额预付和按病种、床日付费、按人头付费等混合支付方式,有效遏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切实发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双重网底作用,实施了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疾控、妇幼、爱国卫生等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了40元,市县两级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配套经费累计达2.4亿元。全市81家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2240个村卫生室全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全市公立医院药品、高值耗材采购全部实行阳光分类采购,同时加强了对基本药物中标及配送企业的履约监管,建立“相对集中、竞争有序”的配送格局,保障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供应,有效减轻患者用药负担。

此外,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分级诊疗工作。我市建立了以晋城市人民医院、晋城大医院为龙头的市、县医疗联合体,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建立了长期对口协作关系。各县(市、区)县级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推进县乡一体化管理。全面开展分级诊疗工作,建立了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到三甲医院”的诊疗机制。同时建设了以市医院为核心,连接市直医院和6县(市、区)县级综合医院的远程医疗会诊平台。投资6000余万元的“居民健康卡”项目,已完成了市、县、乡、村四级网络互联互通以及居民健康卡注册管理平台建设,实现了市域内新农合报销即时结算和基本药物的网络采购结算,基本建立了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和部分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两大数据库,并于2015年年底在全省率先启用“居民健康卡”一卡通,为我市居民在全国范围内方便就医,共享信息奠定了良好基础。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