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两会:政府承诺今年办好十件实事

[导读] 2013年十件实事

2013年十件实事

1、建设标准化幼儿园50所

2、解决特困户危房改造及移民搬迁2897户

3、完成清洁村庄建设1200个

4、完成行政村街道亮化1538个

5、市区新增供热面积140万平方米

6、新增城乡清洁能源用户4万户

7、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5万套

8、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80元

9、新增公交车100台

10、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

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昨开幕,代市长刘润民作政府工作报告

全市生产总值登上千亿台阶

昨天上午,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在泽州会堂开幕。代市长刘润民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我市去年围绕打造山西经济重要增长极和山西新兴产业重要支撑基地的目标,着力增投资、壮产业、创优势、惠民生,总体呈现出经济较快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全市生产总值登上千亿台阶。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方便晋城”十大工程全部完成。

《报告》中指出,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主题主线,坚持好中求进,按照市委“一争三快两率先”的战略部署,着力改革开放,着力项目建设,着力民生改善,在加快产业转型上有新突破、在加快统筹城乡上有新作为、在加快建设美丽晋城上有新成效,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新路奠定坚实基础。

昨天上午,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在泽州会堂开幕。图为大会现场

代市长刘润民作政府工作报告

关键词产业转型

省级重点工程完成率居全省第一

【报告点击】传统产业进一步巩固提升,非煤主导产业成长壮大。项目建设和重点工程全力推进,省级重点工程完成率134.5%,居全省第一。

【本报解读】报告中回顾,在煤炭产业方面,我市巩固兼并重组成果,新转产验收和联合试运转矿井14座,产能规模达975万吨/年。煤层气产业,地面抽采井达到5500口,年抽采能力达到40亿立方米。中国联盛、新奥集团、晋煤天煜等煤层气液化项目建成运行。在非煤主导产业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崛起,装备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富士康A区苹果手机精密机构件、金鼎煤机等标杆项目加紧推进。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苏宁电器、必胜客、凤展新时代广场正式营业,太行明珠游乐城、皇城相府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加紧建设。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晋善晋美、精彩晋城”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全市旅游总收入、接待入境旅游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增幅均居全省第一。

关键词对外开放

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61亿元

【报告点击】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深度对接上海、富士康、华润、晋煤,招商引资持续升温。

【本报解读】报告中回顾,去年我市与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签约项目48个,其中落地25个,总投资172亿元。金匠工业园区完成一期采空区治理和场地平整。华润兰花制药项目落地。深入实施融入中原战略,加大旅游景点建设和营销力度。联合河南、河北等省的20多个城市,共同打造“太行山文化旅游”精品。全力推进综改试验区建设,编制了转型综改行动方案,完成了“一市两园”总体规划,开工建设标杆项目18个。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61亿元,增幅居全省第一。

关键词三农工作

19.5亿斤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

【报告点击】认真落实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本报解读】报告中回顾,去年我市粮食总产量19.5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生猪出栏达到258.4万头,全省第一。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3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980家。300个重点推进村完成了规划编制、“四化四改”和“五个一工程”。开展了首届“晋城最美乡村”评选活动。重点扶持146个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全部超额完成。

关键词城市建设

打通了多条城市断头路

【报告点击】强力推进城市建设,实施了一批城建重点工程。城市品质得到新提升。

【本报解读】报告中回顾,去年我市改造提升了凤台街、文昌街两条主干道,取消了群众呼吁强烈的西上庄收费站,打通了兰花北路、红星街东西延伸段、文昌街西段、建设北路、客运东站环路等断头路,新增城市道路7公里。“三馆合一”主体完成。加快推进城市水系建设,任庄水库调水工程完工,滨河南路完成路基建设。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1560套,占省定任务的181%;竣工5291套,占省定任务的130%。市区经济适用住房被评为“国家康居示范工程”。

关键词生态环境

荣膺“国际花园城市”称号

【报告点击】强力推进污染减排,加大节能降耗力度,我市生态环境又有新改善。

【本报解读】报告中回顾,去年我市关闭落后产能及生产设施企业10个,取缔市区分散燃煤供热锅炉102台。完成污染减排重点项目38个。丹河人工湿地三期工程通水试运行。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353天,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综合污染指数控制在1.72。实施节能项目52个。完成村庄绿化300个,造林12.1万亩。被评为“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荣获“国际花园城市”称号。

关键词医卫教育

在全省率先实现

12年免学费教育

【报告点击】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十二年免学费教育,为农村寄宿制学校配备校车76辆。

【本报解读】去年我市加大在医疗卫生教育方面的投入,实施的一系列工程体现了政府的民生情怀。报告中回顾,去年爱物学校、汇仟小学主体完工,中等专业学校一期工程和凤城中学项目顺利推进,新建标准化幼儿园15所。加快推进晋城大医院建设,正式启用市、县两级医院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投资6个亿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社会保障

荣膺“全国创业

先进城市”称号

【报告点击】积极推进就业和全民创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1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1.8%,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

【本报解读】报告中回顾,去年我市城镇医疗保险标准全省第一,工伤、失业、生育、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标准居全省前列。城乡低保、五保供养保障标准名列全省前茅。据记者了解,2012年市财政投入资金4.2亿元用于保障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户等弱势群体和伤残军人、在乡复员老军人等优抚对象生活,民生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此外,去年我市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文化低保”工程覆盖面也在逐步扩大,“周末大剧场”、“百姓大舞台”等活动深得人心。

政府承诺今年办好十件实事

昨天上午,在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代市长刘润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将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新进展,努力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新向往、新追求、新期待,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积极推进焦作—晋城城际铁路的立项建设

【报告点击】加快与中原经济区的沟通融合

【本报解读】中原经济区是全国主体功能区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地理位置重要、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融入中原经济区,对晋城来说,不光是可以争取更多优惠政策,还有很多实实在在的益处。晋城怎样加快融入中原步伐?报告明确指出,要利用资源优势,形成产业链关系,加强文化旅游合作,共同打造“太行山文化旅游”精品。积极推进焦作—晋城城际铁路、新乡—陵川高速公路、阳城—济源高速公路的立项建设。要在产业转移、交通体系、商贸物流等方面全方位开放、多层次协作,力争把我市建设成为中原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汇集区。积极推进晋城海关、国检机构和综合保税区建设,为进一步对外开放提供保障。

到2015年建成国家级

沁水盆地煤层气

产业化基地

【报告点击】加快“气化晋城”步伐

【本报解读】我市地处沁水煤田腹地,煤层气储量达6.85万亿立方米,占全省的2/3、全国的1/4,是国内勘探程度最高、储量条件稳定、开发潜力最好的煤层气田。近年来,我市着眼于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推进煤层气开发利用,煤层气开发形成规模。目前我市煤层气的利用范围涵盖发电、民用、煤层气汽车、工业锅炉等方面,市区公交车、出租车全部实现“油改气”,成为全国知名的“气都”。报告指出,今年要加快“气化晋城”步伐,加快煤层气的综合开发利用,到2015年建成国家级沁水盆地煤层气产业化基地,形成勘探开发、生产加工、输送利用一体化发展的产业体系。

报告同时强调,坚持“以煤为基”,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为产业转型奠定基础争取时间空间。加快矿井整合改造,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完成矿井投资59亿元,建设转产验收和联合试运转矿井19座,形成有效产能1500万吨/年。积极应对煤炭市场变化,努力保障煤炭经济稳健运行。加快煤制油、煤转电等发展步伐。重点推进晋煤天溪、晋煤华昱、煤电一体化、热电联产、低热值煤发电等项目建设。

大力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工程

【报告点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本报解读】饮用水源的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和生命的安全,更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起到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报告强调,大力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工程,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近年来,我市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报告从“建设美丽晋城”的角度,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加强生态系统建设,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深入开展绿色生态工程,加快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对“丹、沁”流域排污企业的环境监管,推动企业污水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加快丹河流域生态恢复治理步伐,规划建设丹河两岸城市生态景观走廊。开工建设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餐厨垃圾、粪便无害化综合处理厂,启动一化、中石油仓库搬迁。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好“十镇百村”建设。逐步建立雾霾天气预警机制,积极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有效提升空气质量监测能力,为美丽晋城增光添彩。

东南拓展,西北改造,中心提质

【报告点击】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

【本报解读】中心城市建设是一个地方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中心城市的承载和牵引。近几年来,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中心城市建设进入了“空间大拓展、功能大提升、面貌大变化、环境大改善”时期,中心城市建设和形象不断提升。

2015年是我市建市30周年。报告指出,要以此为契机,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具体可归纳为12个字——东南拓展,西北改造,中心提质。“拓展”以金村新区、金匠区为重点;“改造”以西北片区、兰花路片区、北石店城市化改造和城中村改造为重点;“提质”以白马寺森林公园和完善路网为重点,铺开景西路北段延伸、文博路北段、太岳路、207国道改线等17条道路工程,加快贯通主城区道路,畅通与北石店区、金村区、南村区之间的快速通道。重点抓好皇城相府城市综合体、城市会展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商务大厦等地标建筑。加快花园头景观水系主体工程、城市公园绿地、新植物园建设。配套建设北石店、金匠污水处理厂等10项市政基础设施。

“两河一路”城镇组群发展

【报告点击】加快中心镇建设

【本报解读】中心镇是联络城乡一体发展的纽带。报告强调,要扩权强镇,统筹城镇与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带动周边乡村人口向中心镇集聚。突出抓好沁河流域、丹河流域、环城高速“两河一路”城镇组群发展。重点推进巴公、马村等20个中心镇建设。着力提升中心镇公共服务能力,实现“一个标准化中学、一个标准化卫生院、一个集贸市场、一个集中式供水站、一个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的“五个一”标准,逐步形成集聚功能明显、各具特色、统筹发展的中心镇格局。同时,要尊重农民意愿,稳步开展试点,促进农村人口向农村新型社区集中,推动农民就近城镇化。

新建“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200个

【报告点击】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本报解读】“三农”工作事关农民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近年来,我市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报告指出,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主攻方向,新建“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200个,“一村一品”特色乡镇10个。巩固发展一批畜牧、蚕桑、蔬菜、食用菌、小杂粮、中药材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一批集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资本农业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区;扶持一批市场开拓能力强、经营规模大、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养一批创新技能人才和农业实用技术人才,以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试行启动社会养老机构

政府补助制度

【报告点击】全面增强社会保障能力

【本报解读】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养老从本质上讲,已经成为社会公益事业。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趋势,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报告强调,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推进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衔接、城镇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新农合衔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助标准和实际报销水平。落实农民工融入城市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办法,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试行启动社会养老机构建设、运营政府补助制度和购买服务制度。加快发展普惠型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我市社会福利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实施义务教育免课本费全覆盖

【报告点击】推动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本报解读】教育是百年大计。近年来,我市加大教育投入,科学布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得不同群体的孩子能够方便上学、充分就学、快乐学习。针对市民的呼声,报告明确了今年教育投入的重点——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义务教育免课本费全覆盖,完成全市教育城域网“校校通”,完成县级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逐步改善市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持续增加教育资源总量。完成爱物学校和汇仟小学建设,加快中等专业学校和凤城中学项目建设,解决好班容量过大和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大力发展和提升现代职业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发展,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健康发展。坚持建校和引校两手抓,力争今年晋城学院有实质性进展。继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重大疾病保障范围由6类

扩大到20类

【报告点击】完善新农合制度

【本报解读】报告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如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今年的工作重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同步推进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晋城大医院建设,启动市人民医院外科楼建设和市中医院前期工作。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完善新农合制度,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重大疾病保障范围由6类扩大到20类。实施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防控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大力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训和引进,切实提高医疗水平。

数字“两会”

■数字2012

1011.6

全年生产总值达到1011.6亿元,同比增长11%。

65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5亿元,增长29.9%。

213.5

财政总收入达到213.5亿元,增长17.4%。

82.9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2.9亿元,增长22.1%。

260.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0.8亿元,增长16.2%。

12.35

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2.35亿美元,增长8.9%。

2256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2565元,增长12.1%。

8037

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8037元,增长14.1%。

41200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12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1.8%。

15

新建标准化幼儿园15所。

76

为农村寄宿制学校配备校车76辆。

11560

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1560套,占省定任务的181%;竣工5291套,占省定任务的130%。

■目标2013

11%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

24%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以上。

14%

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4%。

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

15.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5%。

30000

城镇新增就业30000人。

200

新建“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200个,“一村一品”特色乡镇10个。

200000

全市新增造林面积200000亩。

1600

今年招商引资要完成签

约项目总投资1600亿元。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