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晋城 造福百姓

[导读] 煤层气,就是俗称的“瓦斯”。因为常与煤炭伴生,并极易爆炸,煤层气一直被视为是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如今,随着抽采和利用煤层气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我市,这个曾经的“杀手”俨然成为百姓的“福气”。

气化晋城造福百姓(资料图)

“天更蓝、空气更清新”。这是我市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煤层气以来,晋城老百姓所道出的共同的心声。

煤层气,就是俗称的“瓦斯”。因为常与煤炭伴生,并极易爆炸,煤层气一直被视为是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如今,随着抽采和利用煤层气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我市,这个曾经的“杀手”俨然成为百姓的“福气”。

晋城市地处沁水煤田腹地,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两个重点开发煤层气产业化基地之一,储量达6.85万亿立方米,占全省的2/3、全国的1/4,是目前国内勘探程度最高、储量条件稳定、开发潜力最好的煤层气田。晋城市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河以西、芦苇河以北的沁水东部和阳城北部地区。

在2012年初,全国《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出台,为煤层气描绘了一个潜力十足的未来五年。《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建成两大煤层气产业化基地,其中之一就包括我市沁水盆地。

加快“气化晋城”步伐,加快煤层气的综合开发利用,到2015年建成国家级沁水盆地煤层气产业化基地,这是2013年晋城市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任务。无独有偶,山西省综改2013年行动计划于近日新鲜出炉,其中“气化山西”项目是全省今年要积极实施的重大项目之一。为此,“气化晋城”更加清晰的明确了发展方向。

“气化晋城”是我市转型跨越的突出亮点之一。从2005年起,市委、市政府就依托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开始启动以煤层气为主的“气化晋城”工作,在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完善产业规划、加强与有关央企合作、推进综合利用、强化安全监管、加大技术研发及参与国家有关标准制定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卓有成效的努力,并把煤层气入户列为市政府为民办的实事工程,实施了集煤层气收集、长途管线输送及城市管网和配送工程于一体的煤层气综合利用工程,致力于在全省率先实现“气化”目标。

为更加合理有效地把煤层气开发利用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动力,2012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煤层气抽采及液化能力提升、本地利用转化、管网系统建设、加气站布点及安全监管等工作的推动力度,启动了“气化晋城”工程,并委托相关科研机构编制完成了《“气化晋城”工程总体方案》,把建成国家级沁水盆地煤层气产业化基地作为“十二五”期间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既定目标。

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我市的环境状况也曾一度让政府头疼不已。然而,如今随着煤层气的推广、应用,我市完全脱离了与煤相关的“黑色形象”。通过测算,用60亿立方米煤层气来替代煤炭,就可减少灰尘排放119万吨,减少飞尘排放7500吨,可减排二氧化碳,1356万吨,二氧化硫3.24万吨,二氧化氮3.84万吨。这些污染物相当于3000万吨原煤燃烧产生的排放量。2012年,我市的二级空气质量天数从2005年的258天增至353天。晋城市的煤层气综合利用工程,先后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截止2012年,全市从事煤层气地面抽采企业达到6家,分别是晋煤集团、中石油、中联、萨摩亚美中能源、格瑞克和兰花集团,已累计建成抽采钻井5500口,地面抽采能力40亿立方米,年实际地面抽采量达到20亿立方以上,地下抽采达到13亿立方。建成并投运煤层气液化项目4个,日液化能力185万方。规划并实施了7条煤层气集输管道,其中沁水—晋城、沁水—晋城(井下瓦斯气)、晋城—长治、端氏—晋城—博爱四条输气管道已建成,年输气能力达24亿立方米以上。正常运营加气站8个,日加气能力14万立方米。已累计建成投运瓦斯发电厂33座,总装机达到35万千瓦,煤层气发电量位居全国首位。全市拥有煤层气汽车1.5万辆,市区公交车出租车全部实现了油改气,民用及商业年使用煤层气2亿立方米以上,工业年用气量达到1.5亿立方米。全市中心城区、各县城已经基本实现了煤层气利用的全覆盖,市区气化率达到了90%以上,沁水县、高平市、阳城县城煤层气管网已基本形成并开始供气,陵川县城也已经采用车载煤层气实现煤层气利用,市区和各县(市、区)、乡镇、农村17万户居民使用上了清洁高效的煤层气,全市总实现气化居民用户近20万户,人口逾80万人。

煤层气的综合开发利用,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特别是在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方面作用巨大。到“十二五”末,我市将形成年60亿立方米的抽采能力,形成全国最大的煤层气产业集群。城乡煤层气总体覆盖率达到70%以上,基本实现全市镇镇通煤层气。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