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晋城市政府工作报告(3)

[导读] 继续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晋城是典型的煤炭经济。今年的煤炭形势要比去年更加严峻。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底线思维,趋利避害,加强监测和调控,着力在盘活存量、提升质量、防范风险上下功夫,着力在安全、生产、建

继续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晋城是典型的煤炭经济。今年的煤炭形势要比去年更加严峻。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底线思维,趋利避害,加强监测和调控,着力在盘活存量、提升质量、防范风险上下功夫,着力在安全、生产、建设、营销等各个环节上下功夫,努力保障煤炭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巩固好经济的基本面。重点抓好里必、沟底、玉溪、东大、龙湾等现代化骨干煤矿建设,加快整合矿井建设进度,形成有效产能1575万吨/年。全年煤炭产量同比增加500万吨以上。大力发展煤商贸、煤物流、煤机装备、煤金融、煤环保等特色关联产业,构建我市煤炭产业新体系。

加快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我市煤炭、煤层气比较优势,着力构建“煤、电、气、化”综合能源基地,创造晋城经济新的竞争优势。抓住低热值煤发电项目省核准机遇,力争胡底低热值煤发电项目通过核准,争取高平煤电气化一体化项目早日开工,启动国投热电厂二期项目。鼓励煤电、煤化联盟,推进煤电一体化、煤气一体化产业链,提高低热值高硫煤就地转化率,实现从煤炭一个优势向煤电气化综合优势转变。围绕沁水煤层气总部基地建设目标,加快晋城煤层气集输总站、国家煤层气重点实验室、煤层气交易中心、煤层气装备制造和煤层气综合利用等重点项目建设。

打造晋城工业经济升级版。依托传统产业基础,做好转型升级规划,突出重点,分业施策,明确各类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下决心重组整合铸造、化工、丝麻产业,通过兼并重组、技术创新、全产业链条模式和循环经济等措施,做强龙头企业,做大特色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化工产业,加快新型气化技术攻关和示范项目建设,以煤基新材料、煤基新能源为方向,开发精细化、差异化的高端化工产品,实现由化肥单打到肥化并举,再到现代精细化工产业链条和循环经济迈进。重点抓好晋煤华昱高硫煤洁净利用化电热一体化项目、天泽乙二醇和兰花钠米碳酸钙、己内酰胺等重点项目。装备制造业,加快泽州铸造园区建设,重组泽州、高平铸造企业,形成铸造—机加工—装备制造产业链条。重点抓好福川精密铸件、清慧新型材料高端结构件铸造、金鼎煤机、富士康、力宇燃气动力装备、中道能源新能源动力汽车等先进装备制造项目,推动晋城铸造向晋城制造、晋城创造飞跃。围绕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形成紧密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力争无烟煤、高硫煤深加工转化项目进入国家级或省级重大科技攻关行列,争抢晋城煤化产业新的制高点。大力引进各类领军人才特别是创新团队,用最大的决心、最优的服务、最好的环境吸引支持高层次人才来晋城投资创业。坚决破除观念性、体制性和环境性障碍,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打破“玻璃门”、“弹簧门”,全力推动民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联通云计算、微软外包基地项目落地,以龙头项目带动发展新的产业形态。加快会展中心、上海国际汽车城、兰花国际物流园等项目建设。以陵川县为重点,整合做强南太行旅游资源,叫响“太行山”旅游品牌。保护性修缮程颢书院,启动炎帝陵和沁河古堡群修复开发,彰显晋城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研发设计、家政服务、育幼养老、医疗保健等新兴服务业。

切实加大投资力度。按照全省“项目见效年”要求,今年要确保固定资产投资1047亿元和重点工程投资872亿元的年度目标,确保各县(市、区)、开发区都要有50亿元至100亿元的招商引资大项目、好项目。实现两个“确保”,一要抓好园区“五规合一”。加快北留周村煤电化工业园、金匠先进装备制造工业园、高平新能源科技创新园、泽州铸造产业工业园、阳城陶瓷产业工业园等的基础设施建设,真正把园区建成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市里建立专项资金,以奖代补,竞争性支持各县(市、区)园区建设。二要创新金融模式,激发资本市场,学会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整合煤炭等各类优质资源,做大做强市县两级融资平台,做优做活各类工程投融资机制,真正做到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市场化,为招商引资、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提供支持。加快投资增速,要发挥好高平、泽州、沁水、阳城、开发区等重点县域和晋煤、兰花、晋能、天泽、富士康等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发挥好高沁、阳济高速公路和晋阳一级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作用。要成立专门机构,切实抓紧推进铁路、机场建设的前期工作。

(三)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晋城的优势和品牌,必须全力护好这张牌,打好这张牌。要以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目标,以建设“气化晋城”、“绿化晋城”、“净化晋城”为重点,加快美丽晋城建设。

“气化晋城”。落实《气化晋城实施方案》,加快推进煤层气高压集输系统建设,争取用两年时间实现6个县(市、区)、重点工业用户、重点旅游区、重点乡镇等四个“全覆盖”,实现主城区100%、工业园区100%、县城90%、乡镇和主要村庄80%的气化率目标。

“绿化晋城”。坚持生态产业衔接,城乡一体统筹,一、三产业互动的原则,按照整体规划、多方投入、生态优先、绿道串行的思路,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建设集产业、生态、交通、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美丽乡村、文化传承等为一体的396平方公里的环城森林公园。主要包括白马寺山至丹河、龙王山至丹河两条生态廊道和城东丹河东岸、城西玉屏山、城北巴公莒山、城西南晋普山、城东南桑坪等环城森林公园。改造提升赵树理公园、玉龙潭公园。新建白水河公园、龙湾公园、北石店公园、城市西入口绿化、水陆院庙会文化广场和五处街头绿地。完成国省营造林8万亩,植树600万株,中幼林抚育3万亩。

“净化晋城”。打好“十组拳”,开展改善环境质量攻坚行动。两年内关停城市规划区域内的古书院、王台铺、天安广利、北岩等煤矿。年内完成中石化油库、一化搬迁。实施煤改气、油改气等综合治理,逐步取缔城市燃煤锅炉,淘汰黄标车。启动沁河、丹河生态修复工程,开工建设沁河端氏—润城段、丹河高平城区段、泽州金村段生态治理工程。加快金匠、北石店、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阳城、沁水污水处理厂提标步伐。加快市区西河上游、花园头河、白水河治理改造步伐,逐步打造城市生态景观。

狠抓电力、钢铁、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和化解产能过剩。严格执行环评、能评制度,加大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项目的监管力度。抓住我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市、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市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的机遇,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推行“碳评价”制度,积极开发和使用绿色清洁能源,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各位代表,“有了温饱更要环保”,“有了小康更要健康”。我们要以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来改善环境质量,努力使人民群众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喝上清洁的水、吃上安全的食品、享受上舒适的环境!

(四)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认真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基本原则,切实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加大中心城市建设力度。以花园城市、智慧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三年投入200亿元,山水园林路统筹推进,迎接建市30周年。按照“拓展、改造、提质”的总体思路,加快西北片区和兰花片区改造速度,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实现城市品质总体提升。以“一园两环、三纵三横”为重点,建设城市主框架。“一园”就是396平方公里的环城森林公园;“两环”就是207国道和陵沁线连接构成的内环和两路改线外移后连接形成的外环两条快速通道;“三纵三横”就是市区的纵道泽州路、文博路、景西路,横道书院街(太岳街)、凤台街、白水街。开工建设书院街、景西南路、白水街西段和207国道改线、陵沁线改线等主城区道路重点工程,逐步打通市区“断头路”,实现“大循环”。开工建设金凤路、金石路、畅安路南段、太岳街东段等道路,打通主城区和片区连接线,实现六区联动。出台相关政策,加快城中村改造,全力打造花园头河、丹河公园等城市新地标。

抓好大县城和产业片区建设。在加快城镇化建设中,要突出大县城主阵地和产业片区的主战场作用。大县城建设要以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完善功能、体现特色为基本路径,积极引导生产要素、优势资源向大县城集中,力求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融资渠道上先行先试、破解难题,增强县城对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和吸纳集聚人口的能力。以产业为支撑,以园区为载体,修路治水栽树,兴业聚人扩镇,集中打造巴公、马村、嘉峰、北留-周村、南村、米山等各具特点的产业片区,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泽州县要抓住机遇,集中全力,扎实推进城乡统筹金村低碳示范区建设。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坚持建管并重,标本兼治,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和执法水平。加强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严格查处违法建设。加大市容环境整治力度,重点整治市区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摆摊点、占道经营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认真落实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实施意见,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引导和培养广大市民爱我晋城、热爱家园的城市意识。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