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沁水县从林业大县向产业强县转型回眸

[导读] 城市像五彩缤纷的花园,乡村似绿波里散落的珍珠,公路如绿茵中蜿蜒的丝带,山林更犹如大海中涌起的绿色波涛,这就是沁水人精心打造的生态沁水、绿色沁水、美丽沁水。沁水,这个多年来以煤炭为经济命脉的资源型大县,终于打破“一煤独大”的格局,以新的姿态展

城市像五彩缤纷的花园,乡村似绿波里散落的珍珠,公路如绿茵中蜿蜒的丝带,山林更犹如大海中涌起的绿色波涛,这就是沁水人精心打造的生态沁水、绿色沁水、美丽沁水。

沁水,这个多年来以煤炭为经济命脉的资源型大县,终于打破“一煤独大”的格局,以新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生态最好产业最强景观最美的新沁水正在雄起。“转”来的荣耀

“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绿色环保百强县”“中国低碳旅游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绿色名县”“省级林业生态县”……一项项荣誉奖项挂满了林业局的办公室。

沁水这个曾经以煤炭为经济命脉的资源大县,终于有了新的标签——绿色、生态、美丽。

近年来,沁水县按照以人为本、城乡统筹、生态宜居、产业融合、经济高效的发展思路,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着力狠抓绿色沁水、生态沁水、美丽沁水建设。上海枫彩集团、北京花木公司、江苏春之城等一连串的生态产业龙头企业落户沁水,苗木培育、经济林发展、生态林打造、绿色基地创建等如一股强劲东风席卷沁水大地。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方位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二五”以来,累计投入绿化资金7亿多元,新增绿化面积20余万亩,绿化率达59.66%;森林覆盖率提高近5个百分点,达48.63%,居全省第三,森林面积达194万亩,居全省第一。林业年产值达到2亿元。先后捧回了一系列的荣誉奖项,“美丽沁水、绿色沁水、生态沁水”初具雏形。

林业局长刘建国这样形容:“打造华北地区最具特色的苗木花卉基地,这是依托优势、科学定位的战略举措。联手强援,企地携手,这是苗木花卉产业迈出的第一步。” “添”上的绿色

漫步碧峰公园,遇到几个身着绿色工作服、正在修剪养护林木的园林工人,一位李姓大姐告诉我们:“现在绿化责任分解到了我们每个人头上,绿化任务、成活率等每一项指标都与工资挂钩。不仅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同时也保证了绿化效果。”

由于投入到位、措施到位,我县围绕荒山绿化、城市绿化、环城绿化、村镇绿化、矿企绿化、通道绿化六大主线,通过沿路增绿、空地建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近山植绿等“添”绿措施,让沁水大地喷薄出片片新绿。

“县城、环县城绿化总体战”,打造了绿化覆盖率达40%的绿色屏障。玉皇山、石楼山、碧峰山、龙岗山四处森林公园依山就势,把环城绿化林带提升为山地园林。“路修到哪里,树就种到哪里,有路必有树,有树必有荫”,735公里的道路披上了绿装。“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让黑色煤都绽放美丽风景,实现了矿区35%的绿化率。沁水至嘉峰、沁水至中村绿色文化长廊蜿蜒而至,散落的村庄淹映在花的海洋、绿的世界中。一个远近呼应、点面结合、城乡一体、田林交错、山川衔接的山水园林城和百里沁河风光带已初步形成。

采访中记者听到了许多对生态建设的啧啧称赞。

“现在茶余饭后有了好去处,感觉生活真是越来越美好。”

“空气好了,环境美了,心情自然就舒畅了,健康也随之而来了。”

“人在画中游,车在林中行”的诗情画意在沁水已变为现实。

“栽”出的效益

“每年合作社仅工资一项支出就近30万。”郑庄镇孔必村富景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小军告诉记者,“村民人均年可领到近万元的工资,加上土地入股分红,比以前种粮强了许多。”苗木花卉产业带来了新的增收渠道,孔必村就是全县生态经济建设的一个缩影。

“林业产业的最终目的是要富民,是要助推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而连翘生态经济林和核桃干果经济林,就是林业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林业局长刘建国告诉记者。

沁水县目前已完成核桃干果经济林栽植5.4万亩,完成连翘生态经济林栽植10.9万亩,保存8.69万亩。

有村民给记者算了笔账:“核桃林5—7年可到丰产期,按每株产量10斤,每亩33株,每斤15元的市价算,每亩核桃林年收入5000元左右。而且核桃过了丰产期后,效益和产量会逐年递增,8—10年头上,按现行市价保守估算,每亩年产值至少可达1万元。”

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育苗状元的端氏镇上韩王村郭宽裕,是一个有名的育苗大户。拥有育苗基地20多亩,核桃、杨树、国槐、桧柏等10余种苗木,因管理科学规范,成活率好质量高,每棵售价比市场价高出1块左右,每亩年产值两万元。在他的裕凡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下,本村90%的村民搞起了育苗,收入同样喜人。

偏隅全县东南角的中村镇白华村更是上演着“生态经济”改变“山绿人穷”的动人剧目。村支书马拉锁制定了三项入民心制度,让核桃、连翘收入翻了几番。全村集体育苗204亩、个人育苗79亩,共13万株,每株净收益10元。全年纯利润高达130万,村民人均收入涨了近5000元。新栽植的48万株华山松、6万株白皮松更是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的路子。

龙头带动,企地携手,沁水的绿色产业链正在延伸。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