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我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超万元

[导读] 近日,记者从市农委了解到,2014年我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高幅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87元,同比增长10.4%,高于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的增速。

近日,记者从市农委了解到,2014年我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高幅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87元,同比增长10.4%,高于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的增速。

据了解,农民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去年以来,我市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的不利因素,将农民增收作为全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将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带动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全面启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加大农村新型经营实体发展力度,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有效促进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

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带动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增长。去年我市继续加大对“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坚持“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模式、市场化运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新建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152个、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134个,初步形成了晋城工厂化食用菌,高平、泽州生猪,阳城、沁水蚕桑,丹河、沁河沿河流域设施蔬菜,太行、中条环山区中药材,沁水苗木花卉等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集聚。全市水果种植面积达20.7万亩,产量8.2万吨,总产值超两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6.6万亩,产量2.3万吨,总产值超5亿元;小杂粮播种面积达64.5万亩,为农民增收增加了新动力。同时,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发展,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46家,总数达到了4734家,全市亿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1家,有力促进了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去年全市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63.3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农民科技培训10万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万人,促进了农民就业,有效带动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随着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也让我市农民收入来源更加多样化,抗风险能力更强。

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创新,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启动市级生态公益林补偿,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试运行工程。启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在省定16个试点村的基础上,将阳城县固隆乡和高平市石末乡确定为整乡推进试点乡,全市46个村已全面铺开,部分村完成实测。积极稳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9.1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13%。不断加大农村新型经营实体发展力度,有效盘活了农村集体资产。

同时,严格落实各项惠农补贴,促进农民转移性收入增加。去年我市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业灌溉水价补贴、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补贴、生猪大县和产粮大县奖补等各类补贴资金3亿元以上,争取国家、省级项目资金10亿元以上,市、县两级财政安排支农资金10亿元以上,让农民群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

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工作稳步推进,让更多贫困农民摘掉了“穷帽子”。2014年我市共投资4.85亿元,实施了8个省级百企千村产业扶贫重点项目,完成移民搬迁4200人,大大改善了农民生活和就业环境;扎实开展干部下乡住村包村活动,全年市、县、乡三级党政主要领导和市县直单位1379人参加干部下乡住村、领导包村增收活动,帮扶贫困村和发展滞后村936个,完成各类项目达560余个,协调投入各类资金和物资5250余万元,帮助解决实际问题2340个,让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群众摆脱了贫困。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