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我市在泽州县率先开展了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在11日下午市政协六届五次会议分组讨论中,如何完善分级诊疗,真正做到方便群众就医成了市政协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政协委员们正在热烈讨论。高云 摄
1、打破地域或医院性质来分级定点
分级诊疗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的治疗。市政协委员薛琴芹说,她在调查中发现分级诊疗显现出一些问题。泽州县分级诊疗乡镇级医院定了30多个病种,县级定了70多个种病种,泽州县有很多农民,在市区或者别的地方工作生活,生病后想要享受新农合补偿,就必须回到泽州县指定的医院就诊,非常不方便。参合农民不能自行选择服务态度好、水平高的医院,这反而出现了农民看病不满意的情况。
对此,薛琴芹认为,想要改变这一问题,就应该根据本市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一些政策,在全市统筹分级定点,让群众共享医疗资源。从全市层面按照医疗机构收费标准核定住院级别和报销补偿比例。市区范围内实行同等级医院互认,打破地域或医院性质来分级定点。允许患者根据病情就近、择优选择同等医院就医。
2、加大投入解决人员和设备不足问题
就分级诊疗制度,来自市医院的政协委员郭完计介绍说,据统计,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以前,市医院里的就医和就诊病人共计有60%来自我市的各县区,其中泽州县的占到了20%。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以后,市医院的患者相对减少,与之相反的是泽州县医院患者明显增多,床位紧张、设施不配套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对此,郭完计建议,我市在进行分级诊疗之前,首先就应该为县级、乡镇级医疗机构,配备设备和人员,将分级诊疗发挥出其最大的功用。
政协委员张丽丽也对分级诊疗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她说,我市现有乡镇卫生院112家,包括中心卫生院、一般卫生院和分院,服务能力良莠不齐,很多都存在人员短缺、学历低、业务能力较差等问题。解决这些医疗机构的“人才荒”才是推进晋城市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
对此,委员们认为市政府应加大投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待遇。其次,举行基层卫生人员招聘专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医学院毕业生,充实基层卫生队伍。安排乡镇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并开展专家下基层活动,请大医院的医生到基层工作等,彻底解决乡镇卫生院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