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又确定四百三十二个文化低保村

[导读] 政府买单,为农民送戏、送书、送电影、送报刊……这是我市已经连续实施7年的“文化低保”工程的主要内容。今年,我市又有432个村被确定为“文化低保村”,农民朋友将享受到以上“文化低保待遇”,改善文化生活。

政府买单,为农民送戏、送书、送电影、送报刊……这是我市已经连续实施7年的“文化低保”工程的主要内容。今年,我市又有432个村被确定为“文化低保村”,农民朋友将享受到以上“文化低保待遇”,改善文化生活。

3月12日,市文化低保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公布了我市2015年度“文化低保工程实施对象村”名单,这批村庄共有432个,其中城区13个、泽州县78个、高平市62个、阳城县66个、陵川县150个、沁水县63个。依据相关扶助政策,今后这批村庄将享受到每年入村送戏、放映电影、赠订报刊、评选示范书屋,为低保对象发放购书补助卡,在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地配置文化活动室等方面的“文化低保待遇”,缓解群众文化生活贫乏的局面。

“进城看场电影、听场戏对农民来说,还是有些不大现实。今后,能送电影、送戏到咱农民家门口,我们举双手欢迎!” 城区钟家庄办事处洞头村王全富老人对记者说。

自2008年开始,针对709个徘徊在贫困线上的行政村、革命老区村,11.4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集中居住的进城务工人员,我市设立了“文化低保”专项资金,大力推进“文化低保”工程,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截至去年年底,市、县两级财政共列支2800万元,为文化低保村送戏3750场,送电影34500场;建设农民书屋260余个、示范书屋23个,配送图书30余万册,发放购书补助卡近41万张;建设农民工文化活动室26个,使近50万文化生活贫乏的群众直接受益。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