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史娇星)11月23日,开始下雪;11月27日以来,雾霾围城……连日来,大雪、雾霾接连“造访”我市,给市民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昨日,记者走访市区几家超市、蔬果店了解到,从下雪开始,持续一周我市菜价集体“蹦高”,平均涨了五毛钱,其中叶类菜涨势最猛,“身价”翻番。业内人士分析,季节性上涨和恶劣天气催高菜价。
大部分菜价都上涨了
“最近几天的蔬菜都涨价了。”近日,市民们常常发出类似的感叹。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绿欣超市蔬菜区。“自从11月23号开始下雪,菜价就都涨了。”超市售货员告诉记者,下雪前,普通豆角每斤2.8元,现在4元,黄瓜从以前的不到3元,变成4.5元。涨势较猛的是叶类菜,下雪前叶类菜价格都在1.5元到2元的范围内,下雪后就“身价”翻倍了,油菜3.8元一斤,韭菜3.6元一斤,生菜3.3元一斤……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几家蔬果店,发现了同样的现象。据了解,自从我市首场降雪后,大部分蔬菜价格都不同程度地上涨,平均涨幅五毛钱到一块钱。其中叶类菜涨幅很大,价格翻番。土豆、洋葱等存放时间长的蔬菜价格变化不大,只是略有浮动。
“今天来买菜的时候,我发现几乎每样菜都涨价了,才买了几样菜就花了五十块钱,以前能买好多呢,不过再贵也得吃菜啊。”家住凤西广场附近的周女士对记者说。
季节性上涨和恶劣天气催高菜价
“最近不是下雪就是大雾,高速公路一会开,一会封,我们运菜的车已经歇了好几天了,补充不上新的蔬菜,一直卖的是以前囤的菜,菜价自然就涨了。”蔬菜批发商董亮强对记者说。
“市区菜价上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位业内人士从专业的角度解释了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首先是季节因素,每年进入冬天,菜价都会呈现季节性上扬,现在就处在蔬菜上涨周期内。进入冬季后,本地蔬菜已基本退市,当前市场上蔬菜供应主要以外地调运为主,附加上人工、交通等费用,蔬菜成本自然增加,菜价也“水涨船高”。
其次,恶劣天气也是导致了菜价上涨的重要因素。该业内人士表示,近日我国普遍遭遇极端天气,降雪降雨导致高速公路频频封闭,交通不便,运输受阻,外地调运蔬菜数量急剧下降。我市供应蔬菜的数量,满足不了市民的需求,供小于求,根据市场规律,菜价自然会上涨。加上这段时间连续雾霾,阴雨天气造成蔬菜光照不足,蔬菜生长周期延长,病害增多,产量下降,这些原因进一步造成蔬菜上市量下降,推高菜价。为什么叶类菜涨价很明显呢?他解释道,叶类菜不便保存,很容易冻伤,损耗增加。同时,光照不足直接延长叶类菜的生长周期,所以叶类菜涨价最明显。
该业内人士还表示,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天气好转,市区蔬菜的总量会逐步增加,菜价会有小幅度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