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网红的“钱景”

[导读] 借助网络,快速走红,是当下许多年轻女孩财富追求的捷径,人们称呼她们当中的成功者为“网红”。

借助网络,快速走红,是当下许多年轻女孩财富追求的捷径,人们称呼她们当中的成功者为“网红”。其实,网红不应该是她们的专属名词,像通过在网上发表言论,晒美食,发视频博眼球等等,也成了一地的网络红人,盛名之下,利益相随,有的成了产品代言人,成就了财富梦想;有的静守桃花源安贫乐命,继续耕耘;在这里,咱看看我们大晋城的网红们,看看他们的“钱景”——

平客:贴吧时代的“网红”

代表作:《晋城,告别年度》系列

80后的平客是在贴吧时代红起来的。从2005年开始,他每月都要写四五篇文章,少则两千字,多则五六千字。起初这些文章都是百度晋城吧发帖的文章,后来他注册了自己的微信订阅号,单篇文章的最高阅读可达到13.7万。

平客原籍高平,在市区从事设计工作,是最大的一批80后,今年35岁。对于自己的“网红”故事,他笑称已经过时。“十多年前网络刚刚流行过来时,我们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都在尝试建立个人网站。那时候网络不普及,我们这些经常发帖的人还可以称作‘网络红人’,现如今人人都是自媒体,我们已经被湮没在茫茫‘网海’里了。”平客说。事实上,十几年来,他坚持挖掘地域文化,关注个人与城市的融合发展,撰写了一大批接地气、有立场的网络快评,文风轻松诙谐,主题直接鲜明,受到了很多网民的追捧。

在晋城网民的印象里,平客的代表作首推《晋城,告别年度》系列,从2005年到2015年,他在每年的12月底推出一篇“告别年度”系列文章,纵观这一年里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政事、民事、网事、娱乐事和舆论焦点事件,采用散文、杂文、评论等手法和滑稽、搞笑、诙谐、插科打诨的口吻,将其轻松地串联起来形成一篇文章,以飨读者,十分讨喜。在年度系列《晋城,告别2015》的文章里,他巧妙地借用了王菲《匆匆那年》的歌词做首尾,以小人物典型小林和吴瑕的爱情故事做引子,牵出了去年关注度颇高的反腐案件、雾霾影响以及更深层次的煤炭行业不景气、旅游产业持续向好等经济走势,寓教于乐,可读性强。

“我们刚开始在贴吧里发帖时,写文章是随感而发,没有盘点成固定的栏目。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地域文化思考的加深,我又在微信平台上重新整合推出了‘大历史’‘政知局’和‘年度系列’三个栏目,文脉更加清晰。”平客说。

告别了贴吧时代,平客在微信时代也表现得游刃有余。在晋城,他的微信公众号是第一个受到腾讯“原创”标识保护的订阅号,现有微信粉丝四千余名。去年,微信推出了“打赏”版块,有数据显示,腾讯仅该版块全年收入2000万元。而平客也在其中分得一杯羹,快乐地自诩为“万元户”。

何江涛:博客时代的“网红”

代表作:《为散户支招》

何江涛大概是晋城最早的“网络红人”了。早在十几年前“博客”风行的时候,他就因频频在东方财富网等媒体发表博文,赢得了一众“粉丝”。2010年,东方财富网在全国数以百万计的散户高手和热门博主挑选出了10名佼佼者,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财经图书策划出版机构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签约作家并联合推出了财经专著《给散户支招》,何江涛就是其中之一。

出生于古书院村,何江涛是地地道道的老城区。说起自己的“网红”故事,他说是为了撑起心中的“小说梦”才涉足股海,走上了网络写作道路。何江涛爱看书和写作,热衷晋城文化研究。1999年,22岁的他偶然接触到了关于“天地会”的大量文献史实,让他萌发了写小说的念头。“当时,考虑到写小说的周期长,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到收益,我决定涉足股海,通过炒股票、写股评赚钱维持生计。”何江涛说。

“那时候,我的手头也不宽裕,炒股的第一笔资金还是和家人要的。一年下来,还有赚头,不错。”回忆起这些青春往事,年近不惑的何江涛微笑着说。当年他的小说也已经写了十几万字,就总想着找个平台发表一下,看看大家是什么看法,于是就把一部分手稿寄到了当时的《城区报》。文章陆续发表了二十几期三万多字,读者反应良好,这样他的“小说梦”也就跟着起步了。

而当年他的股评写作更是风生水起。因为涉及股市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何江涛经常在东方财富网的博客上发表如大盘走势、个股点评等方面观点,渐渐引起了网站管理员和更多网民的关注,他也一跃成为网站博客点击率最热门的博主之一。值得称道的是,自从开博后,他对每天及近期的股市走势分析都相对比较准确,引得了很多网民跟风,粉丝也由最初的十几名一跃成为现在的三万多,博客点击率也很快突破了百万,造就了他的“网红”。

现在,凭着炒股和网络撰稿为他打下的物质基础做支撑,何江涛可以潜心研究本土民间文化“程颢书院”的来龙去脉,亦可以兼任百度贴吧晋城吧的吧主、吴晓波书友会的班长,闲暇时他还热爱摄影,当然他最突出的身份始终是自由撰稿人。

  牛晋阳:微信时代的“网红”

  代表作:《舌尖上的0356》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吃也能吃出名堂来。说到本土的特色美食栏目,就不得不说“舌尖上的0356”和它背后“响当当”的网络红人就是牛晋阳。

年近四十的牛晋阳是2013年的晋城网络红人。当年,紧随央视推出的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的“食潮”和网络热词“吃货”的风靡,他利用自媒体手机微信平台在本地推出了“舌尖上的0356”特色美食栏目,主要为爱好美食和对“吃”有讲究的市民朋友们推介平民美食,并配以软文讲述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一时间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捧。三年来,该平台已经累计推送各类美食资讯近1100篇,每天平均都有五六十个微友加入到平台的吃货部落,目前粉丝总数已达到3万多人。牛晋阳已经成了当地平民美食的“代言人”。

说起他的“网红”故事,很多人可能还不全知道,牛晋阳多年来坚持走平民美食路线,在“吃”上下功夫做文章。他的全家在文昌西街长期经营着“一碗面”饸洛馆,以谋生计。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朋友的提议下开始借助自媒体经营“舌尖上的0356”微信平台,主要负责发现市区及周边的特色美食并撰文推荐。三年来,“一碗面”饸洛馆依然经营的有声有色。微信运营平台也在开发区青年创业孵化基地设立了独立的水蜗牛文化传媒工作室,平台先后开辟了微互动、牛推荐和小圈子等版块,并组建起了专业运营团队,在自采自编的基础上,还鼓励粉丝团里热爱美食的“吃货”朋友们写文章、发图片为微友讲述当地特色菜肴的做法、讲究以及背后的故事,并配合介绍晋城的风土人情,内容搭配丰富,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相对传统的饸洛馆,微信平台则是另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牛晋阳说,我们为小餐馆推荐美食会适当收取些劳务费,热心网友投稿,我们也会予以稿费或者物质补助。而微信平台的关注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和点击流量后,就能植入广告赚取收入。现在平台运行日渐规范,也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我们的生财之道又拓宽了。

(本报记者 王金枝)

标签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