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端午到,家家门上插艾蒿

[导读]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和每一个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也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众所周知,端午节因纪念屈原而来,传承的是对于高于个人生命的社会价值的信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和每一个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也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众所周知,端午节因纪念屈原而来,传承的是对于高于个人生命的社会价值的信念。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本报特推出《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专版,在大家品尝香粽的同时,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起源、民间习俗,品味其浓郁的文化内涵。

《七律·端午》

少年佳节倍多情,

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

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

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

几人湮没几垂名。

——唐 殷尧藩

晋城版《我们的节日·端午节》

五月五,端午到,家家门上插艾蒿。

驱虫辟邪最重要,五色脖索身上绕。

娘大给孩带香囊,旮低旮旯抹雄黄。

软米粽,江米粽,除了吃还互相送。

炸油糕,煮麻糖,街坊邻里都尝尝。

吃饱喝足一拨来手,去看丹河赛龙舟。

当年屈原多少事,还在今人梦里头。

(市文明办供稿)

端午节诗词

六幺令·天中节

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乙卯重五诗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节由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有关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众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心如刀割,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2006年5月,端午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正式将端午节列为国家法定假日,规定农历端午当日放假1天。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习俗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放风筝,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洗苦草麦药澡,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吃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等等。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艾叶等,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以酒洒喷。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

跳钟馗、闹钟馗。自晋代以来跳钟馗、闹钟馗,赐福镇宅就是端午节和春节的重要内容。悬挂钟馗画:最早的钟馗画,据说出自画圣吴道子之手。

佩长命缕。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端午节手艺

巧缝“香布袋”匠心迎端午

崔小娥和乡亲们一起制作“香布袋”
崔小娥和乡亲们一起制作“香布袋”。

端午节临近,6月1日上午,泽州县犁川镇上犁川村72岁的崔小娥大娘早早就联合几个老姐妹,一起动手制作香囊、布偶,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

在崔小娥大娘家的院子里,崔小娥、王小桃、闫小双、胡二梅几位大娘围坐在一张铺满布料、棉絮、艾草、香荆、朱砂、樟脑等物料的圆桌旁,有的拧绳,有的裁剪,有的填料,有的缝合……做得不亦乐乎。虽然老人们都不是第一次制作香囊、布偶,但参与的热情非常高,围在一起制作端午节佩饰,一针一线传承的都是浓浓的民俗文化。当看到一只只朴拙稚趣、香气沁人的香囊、布偶从手中“变”出来,每位老人心里都充满了成就感。

端午节佩饰在上犁川一带被称作“香布袋”,每年五月端午,家家户户的小孩都要佩戴“香布袋”纪念屈原,同时起到驱虫、杀菌、防瘟、辟邪、教化儿童、祈福保平安的作用。崔小娥大娘告诉记者,早在60年前,她还在做“女儿”的时候,就从母亲那里学会了制作香布袋的手艺:布老虎、布娃娃、香囊,品种不多,但花样齐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这门手艺就一直伴着她。每年端午节,崔大娘都会早早准备好物料,给几个孙子、外孙以及邻居的娃娃们缝制端午节“香布袋”。

崔大娘缝制的“香布袋”大致分为两种:男孩子佩戴的“雀口八舌”香囊和“小老虎”布偶,女孩子佩戴的“小石榴”香囊和“丑囡囡”布偶。这种古老的端午佩饰文化背后有着深刻的寓意——“雀口八舌”香囊寓意希望佩戴的男孩子要安身立命、寡言多行,不要像麻雀八哥那样叽叽喳喳传闲话、乱说话,人云亦云;“小老虎”布偶寓意男孩子会结结实实、虎虎生威地长大成人;“小石榴”香囊寓意女孩子要含蓄内敛,多子多福;“丑囡囡”布偶则是希望女孩子白白胖胖,善良贤惠,要多修内在之美德,不要只看外表,图慕虚荣。

崔大娘还向记者专门介绍了“香布袋”中的两种主要填料:艾草和香荆。这两种植物都是从上犁川本地就地取材的,不但香气扑鼻,沁人肺腑,而且香味持久,能够保证孩子们从五月初五一直戴到六月初六,一个月香味不消散。这些填料散发出的强烈香气足以起到驱蚊虫、杀病菌、防瘟疫、利滞气、通关窍、消肿止痒、祛风解表、护肝利胆等保健功能,成为家长和孩子们的最爱。

伴随崔小娥大娘近60年的传统手艺,如今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今年,上犁川村以崔大娘为首的原汁原味、匠心独运的“端午香布袋”也走上了市场。(文/图 本报记者 吴希莲)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