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县北义城镇刘轩窑村:大棚菜坐上了“小火车”

[导读] 两条简单的铁轨、一个简易的运输装置、一根竹竿,这就是我们记者在大棚里发现的“小火车”。别看它不起眼,可它却是菜农们运输蔬菜的好帮手。满满一箱刚采摘下来的苦瓜,轻轻松松坐着“小火车”就运出去了。

黄河新闻网晋城讯 去过蔬菜大棚的人都知道,在里面呆一会就会感到又热又闷。如果赶上蔬菜采摘,那菜农们可就辛苦了,边摘边往大棚外面运,来来回回几趟就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但在泽州县刘轩窑村的大棚里,我们却发现,菜农们却不用为搬运蔬菜发愁。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两条简单的铁轨、一个简易的运输装置、一根竹竿,这就是我们记者在大棚里发现的“小火车”。别看它不起眼,可它却是菜农们运输蔬菜的好帮手。满满一箱刚采摘下来的苦瓜,轻轻松松坐着“小火车”就运出去了。

它的发明者是大棚的主人郭文太。他告诉记者,以前,每到采摘季的时候,他一个人每天要往大棚外面搬运八九趟苦瓜,一箱就是30斤,时间长了就会腰疼,这让已经53岁的他特别吃不消。在生活中,郭文太是个爱琢磨的人。之前,他在村里的煤矿工作过,井下的轨道车给了他很多灵感。

说干就干,郭文太马上到市场上买来了角铁、铁板和轮子,又找工人进行了焊接。这一试,还真行!郭文太说,“到市场一问这个成本比较小一点,回来以后先搞了一小段,试了试,效果还挺不错,后来我全程安下来以后,安上这个等于加了一个半人干活。”

当这些苦瓜坐上小火车之后,究竟会有多省力呢,我们做了个小实验。刚采摘下的三箱苦瓜,郭师傅一个人用这“小火车”推,80多米长的大棚根本不在话下,不到一分钟,郭文太就到达了终点。如果换人来搬运,在这30多度的大棚里,一会儿的功夫,师傅们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了。走走停停,算算时间,三四分钟就过去了。

那究竟这“小火车”能有多大的运力呢?我们的记者也试了试,推动两位总共350多斤的男士也不成问题。不过,除了省力,郭文太的“小火车”还为他省了工、省了钱。

我们算了一笔账:郭文太的大棚每年产出黄瓜2.5万斤、苦瓜1.5万斤,总共4万斤。每年的采摘期是8个月,平均一个月的产量是5000斤左右,按每箱30斤计算,郭文太一个月就要搬运160多趟,体力消耗太大。

如果雇佣工人,每次的工钱是15元,一个月下来就是450元,8个月就是3600元。而郭文太的大棚里,最忙的时候至少需要两个人。也就是说,郭文太虽然花了3000多块钱给“蔬菜们”造了个“小火车”,但是本钱不到一年就可以收回来。关键是,郭文太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大棚管护。

好东西要分享,也要推广。现在,郭文太的小发明被泽州县蔬菜办的技术人员给相中了。在蔬菜办的带动下,刘轩窑村率先进行了推广试用,44栋大棚全部安上了这样的“小火车”,而且质量更好、成本更低。

泽州县蔬菜办主任鄢晋告诉我们,“如果个人来干,这个一个棚大概一百米长,需要3000元左右,但是现在合作社统一来采购、统一来制作的话,成本能降到2200元—2500元,成本能低一点。虽然项目很小,但是非常实用,我们想着今年在全县的蔬菜基地来推广这个小项目。”

看着自己发明的“小火车”能给菜农们带来方便,郭文太也十分高兴。这不,这几天大棚里的苦瓜成熟了,郭文太又忙碌了起来,他把收获的喜悦和美好的憧憬一同装上了“小火车”,驶向未来甜蜜生活。(赵亮 牛枫)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