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孔池村与另一条“丝绸之路”

[导读] 在阳城县蟒河镇的孔池村发现了成汤庙建筑群,该建筑群规模之大、功能之全、历史之久远,目前来说,在阳城县城以南是首屈一指的。

近日,笔者在考察和挖掘商汤祷雨历史文化遗迹和商汤庙宇布局时,在阳城县蟒河镇的孔池村发现了成汤庙建筑群,该建筑群规模之大、功能之全、历史之久远,目前来说,在阳城县城以南是首屈一指的。同时,还发现历史上这里就有一条从河南中州大地,进入阳城,经翼城、侯马直达陕甘地区、内外蒙及俄罗斯等地的重要商贸通道。蟒河镇的孔池村是这条通道的必经之路,咽喉地段。因此,成汤庙就成了南北商家交流物资和商品集散交易的重要场地。清末以前每月的初八、十八、二十八是南北商家云集交易的日子。那时,成汤庙前的上下两个广场热闹非凡。北货即从内外蒙、陕甘来的畜产品和兽制品(当地人称为干货)等都摆放于上广场。当时南方的织造业发达,大都是从黄河两岸和大江南北运来的织造品,如开封的汴绣、洛阳服装饰品、日用品等应有尽有,这些“南货”(当地人称为“软货”),都摆放在下广场,两个货场泾渭分明,市场欣欣向荣、井然有序、一片繁荣景象。据说这种现象从明末清初一直延续至清末,后因战乱和灾慌等多种原因才使得这条兴旺了三百余年的丝绸之路逐渐凋零。

古院落
古院落

1 兴旺发达延续300余年

为什么这条丝绸之路能够兴旺发达延续300余年呢?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研究和论证。

孔池商贸古村落概况:“阳城县出南门,二十五里孔池村。孔池村美名扬,青石街道五里长。四合院高楼房,窗明几净好舒畅。商家店铺满街开,银子花花流进来;好女都嫁孔池村,穿金戴银真风光。”这首打油诗是历史上对孔池商贸古村的一个真实写照。历史上的孔池村商家众多,店铺林立,外省市的商户驮队和马帮长年络绎不绝,确实是兴旺发达,风光无限!至今流传着许多美好的传说。据传村落的形成是北魏从大同迁都洛阳时就已形成。当时有“孔陈”两姓家族在此居息,因此原名叫“孔陈村”,后孔族绝迹只留陈门一族,村名也演变为今天的孔池村(陈、池有谐音意)。明末清初,孔池村大小商户数十家,规模最大的有“同意号”和“太昌号”两大商家。他们两家生意往南曾遍及黄河两岸和大江南北。特别是黄河流域的济源、洛阳、郑州、开封等,到处都有他们的分号和店铺。往北远至太原、大同、内外蒙古及陕甘地区。久而久之生意场上的关系和朋友必然多起来,这样就形成了南北互动互补,互通有无,合作共赢的经营格局。另外孔池村的地理位置是河南通往侯马、太原直至内外蒙、陕甘等地的重要枢纽。这些商家途经孔池成汤庙,大多要对成汤圣皇进行一番祭祀,并拜访“同意号”和“太昌号”,他们的马帮驮队要在此地住宿、休息和补充给养。所以孔池成汤庙无形中成了一个重要驿站,庙群建筑也就有了“马房院”和“驿站院”,这是其它庙宇所少有的。仅一个庙宇的驿站远不够当时商户所需,除此之外村中还有多家店铺和驿站,出村往西一公里还有“五万店”、“王家店”,再往西3公里处的史家岭就有十余家店铺和驿站。沿途至翼城、侯马三里一店、五里一铺,店铺林立。每年的孔池庙会都云集了河南、洛阳、郑州和周边市县的商户数百家,热闹非凡。实际上它是当时南太行通往口外的一条重要的“丝绸之路”。当时开封、洛阳及南方织造业发达,当地商家把丝绸织品运至孔池中转交流或直接运往口外,直至陕甘、内外蒙古及俄罗斯等地置换成干货等运至中原销售,利润空间很大。

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十余座四合院大多为明清建筑,院落古香古色各具特色,这些古院落大都已坍塌或濒临坍塌,因此急需抢修和开发。

2 南太行“丝绸之路”的兴衰与变迁

南太行“丝绸之路”从明末至清末300余年间的兴旺发达给沿途的人民群众带来了福祉,对工商业的发展和农副产品的交流贸易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清末民初,因战乱、日本的入侵和盗匪等多种原因,日渐萧条冷落,不再有当年的繁华景象,但零星商贸往来从未间断过。笔者也曾记得,父辈们每年的冬春农闲时都要结队赶上毛驴、骡马驮上本地的铁货南下或北上换些固衣(旧衣服)和其他货物运回本地销售,直至合作化以后牲畜归了集体,这条通道才彻底安静下来。

转眼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这条被尘封了多年的繁华喧闹的“丝绸之路”一下子又热闹起来,变成了“担粮之道”、“救命之道”。在那个年代为了活命,笔者有幸随着担粮大军从阳城担上铁货、经台头、桑林、东西冶,爬七里坡,翻八里背,至山窑和河南交界的制高点大岭头的七十二拐扭羊鼻,站在大岭头上往下看,中州大地沃野千里,一马平川尽收眼底。担粮大军在七十二拐扭羊鼻上像蚂蚁一样艰难爬行,不时有人掉下悬崖,永远离开人世。也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因病和饥饿、劳累而死在路上的担粮人。在那个年代,饿死人是常有的事,所以就见怪不怪了。作为一个在山里长大的孩子,第一次走出大山,虽备受艰辛,但也领略了中州大平原的广阔和美丽。担粮大军一下山就四散走开,各自寻找门路,有的直至洛阳、孟县和黄河北岸的村庄兑换粮食。据当时人们议论,那几年每天仅冬春到河南的担粮大军,多时就有上万人,少时也有千人之多,不分昼夜。后来,这条路又安静了下来。

转眼到了土地下户,老百姓的温饱虽初步得以解决,但物质还极大贫乏。所以有一些人就偷着在这条路上倒腾些生活用品和其它物资。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阳城至济源的公路贯通后,这条古“丝绸之路”才又恢复了往日的喧闹,由“丝绸之路”变成了“运煤大通道”。

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常常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阳济运煤大通道的喧闹仅维持了二十余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新能源逐步替代了煤炭,这条路慢慢安静了下来。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煤炭产能进行了压缩调控,阳济通道的运煤的货车虽然一天比一天少了,小轿车却一天比一天多起来。昔日的“丝绸之路”,上世纪六十年代演变为担粮的“救命之路”,九十年代又演变为“运煤之路”。如今煤炭萧条,它又悄悄演变成了“旅游之路”。据相关人士讲,现在每天都有数百辆大小轿车从山东、安徽、河南方向来晋旅游,特别是周末,大多数是自驾游。特别是近年磨董旅游公路从孔池村中通过后,孔池村又成了中心地带,东接蟒河、磨滩、皇城相府、九女湖等景区,西连地头邻家的孙文龙纪念馆,邻汤帝庙、阳柏大峡谷、小尖山、析城山汤帝祷雨的圣王坪和沁水的历山、柳氏民居等,每天都有不少人前来。近年来,河南、安徽的一些陈氏后裔也常来孔池村。据传陈姓系河南颖川迁徙于此。“同意号”宫上院大门上有“颖川峻望”的堂号和清乾隆三十三年(1769年)重修正殿碑记有“阴阳学颖川陈高恪”可考。也有传这些地方的陈氏均系孔池陈氏迁徙之后。无论谁是迁徙的源头,但在这上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南北陈氏从未间断过互动互往,这是不争的事实。

3 孔池村曾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阳城地处太行与中条的交汇处,可能是因太行比中条名气大,所以本省和河南人都称阳城为南太行,很少有人称“中条山”。就连河南的王屋镇(中条山东部余脉)的小学生写作文《我的故乡》都写的是“我生长在太行山脚下……”也可能是习惯称谓。因此,笔者认为称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历史存在和价值,故称它为南太行完全说得过去。孔池村位于阳城南12公里的蟒河镇住地西2公里处,海拔748米,东经35.42度,北纬112.42度,是一个历史悠久、四季分明、民风淳朴的、以陈姓家族为主的古商贸文化村落,因此可以认定它是南太行古“丝绸之路”的中心地段最大的商贸市场和商品集散地。孔池村现有成汤庙碑记及四十余座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古院落和当年享誉黄河两岸的“同意号”“太昌号”两大商号的古院落的遗存。笔者了解到,除本村成汤庙的驿站外,还有沿途三里一店、五里一铺等大小不同的驿站。现在,不少健在的老人们都曾住过这些驿站。从当年的“丝绸之路”,变迁为后来的“担粮之路(救命之路)”,再到后来的“运煤之路”和现在的“旅游之路”,把这些前后历史的变迁串连起来去思考问题,保护和进一步开发这条古“丝绸之路”——今日的“旅游之路”,是很有价值和必要的。当然对沿途的如孔池村这样的历史文化村落和古文物更应该予以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