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架起百姓致富桥——市商务粮食局扶贫工作队驻村帮扶纪实

[导读] 东交村位于阳城县西南太行山丘陵地带,离县城40余公里,是阳城县典型的贫困村。全村四百余口人,耕种着四百多亩土地,种地收入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司艳英  2015年11月,市商务粮食局扶贫工作队到阳城县河北镇东交村驻村帮扶。在充分了解村情后,工作队制定了“互联网+”工作思路,让村里的小米乘着互联网的东风飞出山庄窝铺,让百姓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东交村位于阳城县西南太行山丘陵地带,离县城40余公里,是阳城县典型的贫困村。全村四百余口人,耕种着四百多亩土地,种地收入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工作队来到村里后,深入村里调研、与村民座谈、去地里察看,了解到村里盛产小米,年产量可达5万斤,而且由于土壤特殊、气候适宜,产出的小米色泽金黄、颗粒饱满、口感香甜,但是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原因,好小米卖不出去,卖不上好价钱,村民收入始终提不上去。村党支部书记成国兵说:“要是能帮我们把村里的小米打开销路,就真帮我们大忙了!”

“村民需要的,就是扶贫工作队的要做的。”市商务粮食局调研员、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贺建华说,下乡帮扶绝不能走过场,要利用工作队的资源、才智和勤劳让乡亲们家里的“宝贝”真正换回应有的市场价值,这样比捐款捐物的救济更能激发老百姓战胜贫困的信心,以后有了持续“造血”能力,才能算真扶贫、真脱贫。

说干就干!扶贫工作队经过研究后,决定先拉1000斤小米回市里探探路。那几天,队员们变成了推销员,动用自己方方面面的关系进行宣传和销售,有的到机关食堂推介,有的去同事办公室推销,有的直接带到亲戚朋友家里赠送,让他们帮忙做做广告,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千斤小米卖出去,美味好评如潮来!同时发挥商务粮食部门优势,让东交小米使用“太行香”商标进入市场,许多吃过东交小米的朋友甚至外地客户打电话想继续购买,或自己吃,或当土特产送人,千斤小米初试牛刀就大获好评,回头客纷至沓来。

取得首战大捷后,工作队又在销售方式上动起脑筋。互联网高度发展已打破了商品交易的地域限制,围绕如何用好这个大平台大市场,工作队员进行了深入商讨,理出了许多新点子、好办法。贺建华精心设计了富有乡村特色和民耕风情的布袋进行包装。驻村工作队员通过微信平台建立了有机小米养生群,对小米播种、生长、碾磨、包装全过程拍照上网,将其功效、做法、储存方法、价格、好评截图等分享至朋友圈,不遗余力地进行推介。驻村第一书记刘向东则重点把好质量关,确保叫响叫亮品牌。刘向东说,为了保证小米新鲜,销售的小米都磨了4遍,很干净。因为承诺包邮,寄递中出现纸箱损坏、漏袋等情况导致客户退货时,自掏腰包为客户再补寄,不让乡亲们出一分钱。如今通过微信平台,东交小米销往了北京、天津、广州、上海、安徽、河南、湖南等地。

小米销售不愁了,乡亲们开心地笑了。“事实证明,干与不干不一样,用不用心干不一样。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借助微商电商等平台,把东交村更多的特色农产品推销出去,带动东交村父老乡亲在小康路上阔步前行。”贺建华说。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