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富强不富强关键看农村,农村强不强关键在产业。近年来,沁水县不断完善农业产业结构,把发展农业产业作为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农业产业发展已成为推进沁水县新农村建设的科学选择。
特色主导产业布局基本形成。目前,沁水县已形成设施蔬菜基地、苗木花卉基地、食用菌基地、畜牧养殖基地四大产业基地,畜牧产业以肉鸡和养羊为重点,蛋鸡存栏52.6万只,肉鸡出栏600万只,羊群饲养量50万只。同时,该县成功申报“中国蜂蜜之乡”,“沁水刺槐蜜”获农业部地标认证,一年可生产巢蜜、脾蜜等高端蜂蜜150吨。苗木花卉产业面积达到3.5万亩,建成1000亩以上的育苗基地5个,300亩以上的骨干苗圃5个,产值达到2.1亿元。食用菌产量约5000吨,露地蔬菜面积2.4万亩,设施蔬菜面积6000亩。养蚕22789张,产茧122.3万公斤,收入4690余万元。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截至目前,沁水县集中打造了苗木花卉、食用菌、畜禽三大产业航母集群。其中苗木花卉规模企业、合作社42家,形成了以“一彩三松”为主打品牌,上海枫彩、北京花木、江苏春之晨等企业为龙头的发展格局;食用菌产业涉及规模企业、合作社24家,形成了以高端、有机、循环为特点,嘉沁农业、山西博大等企业为龙头的发展格局;畜禽产业涉及规模企业、合作社250余家,形成了以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为特点,大象肉鸡集团、常宇肉羊、沁花蜂业等企业为龙头的发展格局。
项目建设助推产业持续发展。在农旅一体项目上,青龙农业示范园去年11月份完成了园区的道路铺设,亮化,接待中心的地基完工;思超示范园,完成了冷库和育苗厂的钢架安装;郑村河道治理项目,对部分损坏的台阶和护栏进行修补和维护。农业电商项目方面,沁水县通过淘宝(天猫)销售本地农产品的商家已有21家,共销售农产品多达95种,部分品种的农产品销量超过四位数。光伏发电方面,该县蔬菜、食用菌等产业已经形成农业——光伏——脱贫互助互补的共赢发展模式。
园区建设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期间,沁水县集中打造了大象肉鸡饲养加工园区、嘉沁循环农业园区、沁河苗木花卉园区、华康有机蔬菜园区、郑庄高端农业园区、龙港农业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六大现代农业园区”。固县河设施蔬菜带、沁河设施蔬菜带、王寨河设施蔬菜带、沁东线设施蔬菜带和迎白旅游公路设施蔬菜带五条设施蔬菜带建设已初具规模,共增加建设基地17处。大象恒利养殖公司肉鸡场、大象惠农牧养殖公司肉鸡场的项目建设和设备安装已完成,共建成高标准笼养鸡舍15栋,单批饲养能力达到200万只。新建标准化羊场5个,共建成标准化羊舍7000平方米,青贮池5000立方米。(李育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