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方古镇巴公览胜

[导读] 巴公镇位于泽州之北、丹河之畔,历史悠久,山川秀美,沃土平旷,气壮形胜。一迈入此地,便如入胜境,不胜感慨,开启着内心深怀已久的眷念和景慕。

■张新民  巴公镇位于泽州之北、丹河之畔,历史悠久,山川秀美,沃土平旷,气壮形胜。一迈入此地,便如入胜境,不胜感慨,开启着内心深怀已久的眷念和景慕。

历史悠久 从晋文公到周世宗巴公曾为烽火疆场

春秋战国时,公元前646年(晋惠公五年),周襄王时原城(巴公)即为晋国管辖之雄藩重镇。西平王梁天哮觊觎这方宝地,便举兵霸占,据为己有。晋惠公夷吾闻讯大怒,便急派大将李仪出师戡乱,然李仪用兵不利而败北。晋惠公又调遣能征善战的大将巴琪率军再战,仍是屡战屡败。因敌军强大,巴琪被俘,其宁死不屈被西平王梁天哮下令挖心裂尸而英勇牺牲。10年后,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元年)晋国复兴强盛,巴琪之子也年轻簪冠,性情刚烈,精武通略,他为雪国耻、报父仇,便向晋文公重耳请缨伐梁。晋文公刚继位也想重振晋国雄风,收回往昔失地,便欣然派巴子率大军出征。巴子用兵如神,所向披靡,敌军闻风丧胆、溃不成军,梁天哮被俘斩杀,原城为晋国失而复得。晋文公欣喜不已,追封巴琪为“护国公”,任命巴子为“大将军”,并将原城赐名为“巴子城”,此后巴公的名称便延续至今。

碧落寺。
碧落寺。

五代十国期间,后周显德元年(954)三月十九日,周世宗柴荣与北汉主刘崇在巴公原进行了一场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战争。后周显德元年正月,周世宗柴荣在前国主郭威驾崩后刚继位,北汉国主刘崇认为这是灭周千载难逢的极好时机,于是便联络契丹(辽国)号称十万大军一齐杀气腾腾南下攻周。周世宗柴荣力排众议、断然决定御驾亲征,三月十一日从国都开封出发,日夜兼程赶赴泽州,于三月十九日在巴公原与北汉联军对峙。战争开始时周世宗采取卫士赵匡胤的计策,率护卫军奇袭北汉主刘崇驻地渠头村。北汉主刘崇始料未及,惊慌失措,狼狈逃窜,敌军无首,大败而归。“巴原大战”使周世宗柴荣皇威飙升,声名浩荡。宋·陶岳《五代史补》称:“自是姑息之政不行,朝廷始尊大。”“五代第一明君”。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曰:“帝违众议破北汉,自是政事无大小皆亲决,百官受成于上而已。”

名胜古迹 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碧落寺堪称一大胜景

巴公镇内的碧落寺(又名石佛寺)位于晋城市西北约7.5公里处的南连氏村东,背靠碧落山,面临万松岭,四周群峰环绕,松柏葱郁,堪称深山藏古寺、丛林荫梵宫,洵为太行之一胜观也。

碧落寺创建于南北朝时期,时称“圣佛院”,隋唐时更名为“碧落寺”。其建筑布局独特,东、西、中三禅院,错落有致,参差出奇。北面有巨大的连岩石开洞凿窟,石龛石雕,精致不已。西阁巍然耸立,气势非凡。室内布满壁画,色彩鲜明,栩栩如生。碧落寺最具有艺术价值的是北齐和唐代石窟造像与碧落篆碑。其石窟造像庄重典雅,神情含蓄,线条流畅,疏密有致。其中院前立有一座碑亭,上立碧落寺篆书碑一通。碧落碑于唐高宗永淳二年(683)所立,是唐高祖李渊之孙李譔为其母房氏(丞相房玄龄之女)用小篆书写的钟鼎文、石鼓文(大篆代表作)祈福,书法精奥古奇,在中国书法史上尚属首例,名闻古今。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阳冰见其碑“寝卧其下,数日不能去,习十二年不能成”。北宋著名学者刘羲叟“爱重其碑,恨未通识,会同欧公(欧阳修)奏为编修唐书官,乃携楮本之局因景文宋公子于京,始能尽通”。因此碑奇古,还被《洛中纪异录》撰为神话传说,曰其为神仙所为。因石窟造像与碧落篆碑巧夺天工,技艺精湛,所以碧落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巴公镇西郜村的崇寿寺,始建于北魏,历代屡有修缮,古色古香,仙风禅韵。寺内有唐代八角形石幢两座,须弥座上雕宝莲与石狮,幢身刻有陀罗尼经,体现着古寺之沧桑弥久。

古建名村 渠头有四堂八庙百余座民居

巴公镇的名村如星罗棋布、又似珍珠般地点缀在黄土大地之上,有巴公村、渠头村等。巴公村西北高阜上的普照寺年久颓废,现复规模如始建,彰藻绘于重修,气势恢宏,金碧辉煌。坐落于村中大街上的东岳庙,也旧貌换新颜,庄矞肃穆。还有保存较完整的官宅邸舍,古朴典雅。

巴公镇乃至泽州县的古村落规模之大当属渠头村,古建有四堂八庙(东堂、西堂、南堂、古堂、玄帝庙、洪武庙、关帝庙、三官庙、南庙、文庙、大王庙、玉皇庙)、三十六道阁、七十二栅栏、百余座民居,现保存居多,修缮较好。

渠头村名气最大、传闻最广的古建筑是“巨型石狮”和“太阳影壁”。关帝庙门前的石狮高达3.3米,造型生动优美,极具特色,素有“华北第一狮”之赞誉。位于村西的山宗岭上有一堵影壁墙,创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秋,影壁上镌有“五虎城”,即镶嵌西蜀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之神位,并刻有“元亨利贞”四字,意在保持风水,抵御煞气。另壁上镶嵌一轮太阳,东升西向。据传说此影壁是针对大阳古村天柱塔而建。古渠头村,为风水宝地,人称“圣水墨砚,人文荟萃”。距渠头村西北10公里处的大阳古村东建立一座九层天柱塔,状似管笔,将渠头村的神墨吸去,从此文人官宦此起彼落。渠头村古人请风水先生卜筑影壁墙,以保本地风脉,拒外地侵吞。此虽迷信传闻,但颇有风趣,古今传闻不绝。

1985年,巴公镇修建农民公园,北方古镇新置江南景象,朴素农民别具逸韵生活,无数游客往来不绝、惊羡不已。笔者曾赋诗五绝回文《巴公镇农民公园》:“巴原美景秀,掌上捧明珠。花丛绕阁楼,客来喜吴苏。”“苏吴喜来客,楼阁绕丛花。珠明捧上掌,秀景美原巴。”触景生情,回味无穷。改革开放后巴公二村、北板桥村、山耳东村、南山村,双王庄、兴王庄等村建设各具特色,美轮美奂。笔者不禁心旷神怡而口赞:“举目望巴原,旷然锦图展。一川好风景,太行小江南。”

人杰地灵 近代出现了三位杰出人物

地灵人杰,人杰地灵。巴公镇在近代还出现了三位杰出人物,即晋城近代史上的第一个共产党员周玉麟,第一个党组织负责人陈立志,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孔祥桢,他们是巴公镇钟灵毓秀的一代天骄。

周玉麟,1906年出生于巴公村的一个普通家庭。早年好学,192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太原第一中学。在太原一中,他追求真理,投身革命,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晋城第一个共产党员。1925年当选为中共山西省委委员兼共青团山西省委书记。他与傅懋恭在太原一中创立了“青年学会”,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宣传革命真理,并深入工农群众,开展革命运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捕。在狱中他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胁引诱,宁死不屈,大义凛然。1930年,年仅24岁的周玉麟在狱中被折磨殒命。周玉麟英勇牺牲后,其未婚妻李巧兰将其灵柩护送还乡。失去心中挚爱,她悲痛欲绝,在晋城营坊巷自殉。按照其生前遗愿,其兄李质先将其与周玉麟同葬一穴。他们这种坚贞的革命爱情,一时传为佳话。

陈立志,1904年生,字超然,巴公镇山耳东村人。1921年考入太原一中。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冬,中共太原地方执委任命陈立志为晋东南特派员,回太行山组织建党。1926年4月,他在濩泽中学成立第一个党小组,亲任组长。1926年5月又成立党支部,并担任党支部书记。1927年1月成立中共晋东南特委,陈立志同志又当选为中共晋东南特委第一任书记。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中,陈立志矢志不移。1942年12月被国民党反动派诱捕,敌人软硬兼施,迫其归降,他坚定表示:“身首易分,信仰难易。”惨无人道的国民党反动派竟残忍地用绳子将其勒死在柳树口镇黄围村外。陈立志英勇就义后,中共晋豫边区举行了沉痛隆重的追悼会。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真乃“立志干革命,超然报乾坤。忠义肝胆魂,英灵千秋存”。

孔祥桢,1904年出生在巴公镇北堆村。1925年,孔祥桢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被中共太原地方执委派往苏联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他于中山大学毕业后,又到列宁格勒军政学院深造;1930年7月,归国后,被中央军委任命为陕北军委书记并代理陕北特委书记。孔祥桢曾以陕北军委书记名义委任谢子长、刘志丹为陕北游击队总指挥与副总指挥。1931年7月,因叛徒出卖,孔祥桢被捕,在狱中他坚持与敌斗争。1933年,出狱保外就医。1935年底,时任中共北方局书记刘少奇通过孔祥桢用俄文传达中央指示,使薄一波等一批党的重要干部出狱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孔祥桢先后担任党和国家部门的重要干部,临终前任中纪委常委。逝世后党中央追认其为无产阶级革命家。

巴公三杰,流芳千古,令人敬仰。如今可以告慰山川英灵的是巴公镇人民继往开来步履新,争先创优竞文明。多年来,巴公镇曾获得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文明镇、国家园林城镇等殊荣。2015年又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镇,2016年又在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上有名。巴公镇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令人欢欣鼓舞,未来必将更加夺人耳目、动人心弦。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