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狗年的那些“狗事儿”

[导读] 狗年,中国十二生肖年份之一,狗在十二地支中以“戌”为代表,在一年中戌月是九月,是个收藏的季节,此时山野一片凋落寂寞,是个入冬之前的景色。方向是西北偏西,属干宫。在一日中,戌时指下午七时至九时,正是黑夜扩散,华灯初上时分。

◎“狗”的来源

动物学上的共识是狗是从狼进化来的。不过到目前为止,仍然不能确定狗是从什么地方起源的。最早的狗化石是来自于德国14000年前的一个下颌骨化石,另外一个是来自中东大约12000年前的一个小型犬科动物骨架化石。这些证据支持狗最早起源于西南亚或是欧洲。不过另一方面生物学家通过狗的骨骼特征,认为狗可能起源于中国的狼,即狗有可能是起源于东亚。但是狗由于品种的不同,在形态上也有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另有狗起源于不同地理群体的狼的假说。

◎“狗”字来历

早先表示“狗”这个意思的是“犬”字,“犬”是个象形字,象狗形。“狗”表示小狗的意思,后来才逐渐演变成表示普遍意义上的狗。

◎属相解读

狗年,中国十二生肖年份之一,狗在十二地支中以“戌”为代表,在一年中戌月是九月,是个收藏的季节,此时山野一片凋落寂寞,是个入冬之前的景色。方向是西北偏西,属干宫。在一日中,戌时指下午七时至九时,正是黑夜扩散,华灯初上时分。

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也是原始社会中共同生活的伙伴,可以保护主人。对狗而言,只要与人类在一起,就自然会有食物,此种关系自古迄今都不变。狗与人的故事也不胜枚举,人人多少都能道出一些感人的狗故事,台湾北海岸有名的十八王公庙就是供着忠心救主人的一条狗;在街头,狗也可以帮助盲人过路。

在现实生活中,狗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从远古的渔猎时代开始,人类就已经驯化狗为自己服务,捕捉猎物,看守家园,守护农田,放牧寻山,供人观赏。狗不仅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也是人类最忠诚的伙伴,在任何情况下,狗都不会背叛自己的主人。当然,狗以自己的忠诚,赢得了人类的信任,它作为人的属相是无可争议的。

◎生肖故事

传说,在玉帝下旨挑选十二种动物当属相的时候,动物们都想当上属相,封为神。动物们都尽量把自己的优点表现出来,想在玉帝面前证明自己是人类的有力助手。不仅如此,动物们还都想把自己的位置排在前面,因此,都在争论谁对人类贡献大,猫和狗都同人的关系十分密切,猫认为狗吃的太多,成天只是趴在门口,没什么贡献。狗认为猫成天只吃好的,也没干什么事,不过是念念经,吓唬吓唬老鼠,也没什么贡献,他们争执不休,于是一同到玉帝面前评理。

玉帝问狗:“你一顿吃多少?”狗老老实实地回答:“我每天看门守园,一顿一盆。”玉帝又问猫:“你一顿吃多少?”猫灵机一动说:“我会念经,抓老鼠,每顿吃一灯盏。”猫只是想巧妙地告诉玉帝,自己会自食其力,抓老鼠吃,那么他的贡献就一定比狗大了。

听了狗和猫的话,玉帝断定,猫吃的少干事多,贡献比狗大。狗一听气愤极了,觉得猫用不光彩的谎言来胜了自己,于是就一边骂,一边追咬猫。猫自知理亏,一路跑个不停,到了家也不敢露面,东躲西藏,不敢出来。

趁着猫躲避他的机会,狗连忙同鸡一块去天宫排队当属相,鸡连飞带跑,排到了狗的前面。躲在暗处的猫很久不见狗的影子,出来后才知道狗抢先排队当属相去了,它连忙飞跑到天宫,排在鸡的后面,哪知小老鼠耍了个手段,藏在牛角中抢先当了属相,猫结果与属相无缘。从此,猫恨透了鼠,见了就咬死,狗虽然当上了属相,但诚实正直的他始终不原谅猫,见了猫就追,直到今天也还是这样。

“狗文化”无处不在

现代考古发现证实,人类养狗的历史非常久远,中国人养狗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公元前7000至8000年以前的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郑裴李岗以及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均出土过狗的遗骸。在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中,已发现多个不同写法的“犬”字,而“狗”字最早则出现在西周早期长子狗鼎上的铭文中。从“犬”到“狗”,古人甚至还形成了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犬文化”。

已有“犬”为何又出现“狗”字

在甲骨卜辞中,“犬”字很明显都是狗的形象,与现代汉字偏旁中的“犭”旁十分相似,可以清楚地看出古今汉字的传承关系。在同一时期的金文中,也发现了“犬”字,形象更为逼真,如商代丁犬卣上的、商代犬鱼父乙鼎上的。之后的西周青铜器铭文也有“犬”字,不同的是多呈腾空而起状。

但现代很常用的“狗”字,在甲骨卜辞中则没有发现。是不是有“犬”字就不需要“狗”了?这其实是现代人才会提出的问题,因为现代的“犬”与“狗”在意思上已无区别,犬狗不分,清朝学者郝懿行称之为“狗犬通名”,但在早期却是不能替代的。

“狗”字最早并没有现代的意思宽泛,有一种解释“狗”是幼犬的特指,这与小马写成“驹”是一个道理。所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称:“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中国最早的词典《尔雅·释畜》中则释为:“未成豪,狗。”意思是,还没长毛的犬才称为狗。而早期的“犬”字多指猎犬。

“犬”在古人心中是什么地位

在所有动物中,狗对人类的忠诚度是最高的,与人类的互动关系也最多。清段玉裁《玉篇·犬部》称:“狗,家畜,以吠守。”除了看家护院、田猎放牧、陪老看幼外,古人最早还曾用狗来值守监狱,“狱”字造型便是两条狗在吠叫(言)的样子。至今,仍有警犬、军犬。

但现代与狗有关的说法却有不少是含有贬义的。如《现代汉语词典》中收集的含“狗”词条计17条,仅有“狗獾”“狗熊”是不带色彩的,其他诸如“狗吃屎”“狗胆包天”“狗急跳墙”等15条都是贬义词。俗语中对狗贬损的词语更多,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挂羊头卖狗肉”等等。其实在中国古代,狗的地位很高,不仅享受极高的尊荣,连宗庙祭祀时都少不了狗。有一种“羹献”用的就是狗,而且是要肥狗,此即《说文解字》中所谓:“犬肥者以献之。”

先秦周王家专设“犬人”一职。犬人负责周王家与狗相关的一切“狗事务”,重点是养好祭祀用的狗。民间也视狗为祭祀祥物。据晋崔豹《古今注》,汉魏时有阴历十二月初八以黄狗祭祀灶神的习俗。用狗祭灶的风俗,至宋朝时仍兴,清朝皇家尚有这一风俗。

“狗的传人”一说是怎么来的

据《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在中国家喻户晓、生育万物的西王母就有“狗基因”:“其状如人,尾虎齿而善啸。”这里的尾就是狗尾巴。

“狗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可谓无处不在,这从用“犬”创造的众多汉字中就能看出来。比如,《说文解字》中“犬”部共收录83个字。到南北朝时,含“犬”的字更是大增,南朝梁顾野王《玉篇》里便收录了265个字。

古代“犬祖神话”中还有一种“狗的传人”的说法,即“女配槃瓠”的传说。中华“五帝”之一的高辛氏帝喾,将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在征伐犬戎部中立了大功的狗槃瓠,生了12个孩子,6男6女……。至今,以狗为图腾的畲族仍传唱着《狗皇歌》。瑶族则有“盘王节”,要跳“盘王舞”,所谓“盘王”就是“狗王(皇)槃瓠”。

“狗的传人”在中国历史上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公元前771年,以狗为图腾的犬戎人就曾给中国历史带来一个重要拐点。《史记·周本纪》记载:“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至此,西周灭亡,继位太子周平王眼看在西部无法待了,“乃东徙于洛邑”,此即“平王东迁”。在这一过程中,后来统一中国的秦国出现,成为一方诸侯国,世代为周王养马的秦人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所以史家说“无犬便无秦,无秦无中国”。

戌年为什么被称为“金狗之年”?

用十二生肖纪年,又称动物纪年,称为“兽历”,这是世界上早期几乎通行的一种纪年历法,中国与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四大文明古国都曾用过“兽历”。在中国,至今有的少数民族仍在使用。虽然所选用动物或有不同,但都是十二种,也就是说都是“十二年一轮回”,称为“一纪”。中原民族早期使用最普遍的是“干支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排列组合,出现60个不同的双字组合,这样便是“六十年一轮回”,称为“一甲子”,或“六十甲子”。

一甲子有五纪,每纪正好与十二生肖配起来,这种中国特有的“干支历+兽历”模式所产生的内涵十分丰富。一甲子中每一种生肖会重复五次,有5个年份的生肖是一样的。虽然生肖相同,地支不变,但天干用字是顺次变化的,如狗年,便有甲戌、丙戌、戊戌、庚戌、壬戌五个。为了便于区别,古人将这五个相同的生肖年赋予了五行属性。戊戌年属“木”,为“进山之狗”;甲戌年属“火”,为“安身之狗”;丙戌年属“土”,为“自眠之狗”;庚戌年属“金”,为“寺观之狗”;壬戌年属“火”,为“顾家之狗”。古人迷信地根据各年的五行属性和生肖特征,还形成了一种“占年”的风俗,推断年头的好坏。当然,这种“占年”并无科学根据。

金子是贵重金属,年份五行属“金”时,民间便会称“金鸡”“金狗”什么的。但民间往往把狗年都称为“金狗”,有“金狗贺岁”“金狗旺财”“金狗纳福”一类口彩。为什么?这又与古代“二十八星宿”说法有关。

二十八星宿中“西方白虎七宿”中的娄宿,其五行属性为“金”,对应的动物刚好是狗,故称“娄金狗”或“天狗”。狗能禳灾避邪,故娄宿是吉星,古人相信“娄星竖柱起门庭,财旺家和事事兴”。汉朝人喜欢的“博局镜”上,便常常“刻娄”,镜子中间刻一狗头,镜铭称:“左龙右虎掌上方,朱崔(雀)玄武顺阴阳,八子九孙治中央,刻娄博局去不羊(祥)。”因为有“娄金狗”的说法,古人在趋吉的心理下,干脆将狗年概称为“金狗之年”。

标签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