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年俗】打铁花:与你邂逅一场火树银花

[导读] “泽州打铁花”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千百年来,该习俗承载着古泽州先民祈祷祭祀、迎神赛社的重大功能。2012年,该技艺入选山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报记者 吴希莲  “泽州打铁花”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千百年来,该习俗承载着古泽州先民祈祷祭祀、迎神赛社的重大功能。2012年,该技艺入选山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煤铁之乡的古泽州,乡间流传着这样一种古老年俗:打铁花。因为花与“发”谐音,打铁花就寓意着打铁“发”,越打越发,越打日子越红火。打铁花作为泽州人最钟情的一种节庆仪式,被完整保留下来,譬如佳酿,历久弥香。逢年过节,村里的族人打上几发铁花,漫天铁花飞舞,绚烂辉煌,如诗如画,吸引全村老少都走到村口观赏,整个村顿时沸腾起来,庄重起来。

春节前,我们走进泽州县川底乡沙沟村,想看看那里的村民正在干什么。“过年前,业务会十分繁忙,得提早做准备了!”陈利强说。陈利强是沙沟村“郭氏铁花队”业务外联,这座院子是铁花队租用的村民闲置的房屋,用作库房。每年春节、元宵两节,“郭氏铁花队”四十余号汉子的脚步都会走遍晋城的大小村镇、景区,给辞旧迎新的人们送去一道特殊招人爱的“年景”——“打铁花”。

他们的库房里已备下了很多打铁花用的物件。

坩泥挖回来后并不能立即使用,还需要经过一些“熟化”、“揉制”过程,工艺颇为繁杂,据说要经过晒干、碾粉、筛细、搅拌(铁矿粉、焦炭粉)、和泥、捣锤、揉搓、捏制、晾干等多道程序。而这种特殊材料,也只有在每年清明时节,在岳圣山这一带才采集得到。“春天的时候,我们去了十来个人,背着包,带着洋镐、钢铣、铁棍等家伙什儿,挖回来1000多斤,做了500个坩锅,够今年冬天用了。”陈利强说。

打铁花的前期工作是用上好的焦炭生着炉子,把一块约半斤重、上好的生铁放进坩锅,待炉火由弱变强,由黄变红,由红变蓝,由蓝变白,待肉眼观察火光变“晕”时,铁水就熔化得差不多了,待铁水熔好后,左手用火钳夹住一把坩勺,伸进通红的熔炉里,从坩锅中舀出一勺红艳的铁水,像抛乒乓球一样,往空中那么一抛,然后右手拿的柳木板朝天那么一接,接的同时,“啪”一个动作,打将出去,又快、又准、又稳、又狠,被击打的那一小团铁水霎时幻变成成千上万朵铁花,点亮夜空,犹如满天星一般星星点点、密密麻麻。及至十几个匠人,或更多个匠人同一个时刻,同一个步骤,把十几、几十朵铁水抛洒到天空,那时,便会有天女散花、撒金泼银的壮丽景象出现,令人叹为观止。

毕竟“打铁花”是一门匠心独具的特殊技艺,有时候打得力度不够,或者铁水里面有杂质,打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些风险的,在铁与火的舞蹈中想要做到游刃有余,可没那么简单。陈利强就跟记者展示了他这些年打铁花意外受的伤:头上的疤痕、膀子上的烫伤有很多处。“我喜欢这项勇敢者的游戏,忍一忍就好了。”陈利强说。只有付出了,才能收获肉眼可见的美丽。

主办:中共晋城市委宣传部 承办:太行日报社 晋城市广播电视台 

本栏目由中国青年城冠名刊播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