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关注】积蓄力量乘势而上打造太行旅游名城——代表委员热议全域旅游

[导读] 我市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也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拥有20个A级旅游景区,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市。丰富的旅游资源,还要靠通畅的交通来盘活。

奋力打造太行旅游名城

奋力打造太行旅游名城

坚持规划引领

◆重点培育以王莽岭为代表的太行风光、以皇城相府为代表的古堡文化、以炎帝陵为代表的农耕文化三大旅游品牌。

◆积极申报王莽岭世界自然遗产和太行古堡群世界文化遗产。

完善基础设施

◆按照两年建成的目标,加快建设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陵川试验段年内建成,阳城、泽州、沁水、高平都要确定试验路段,全力推进实施。

◆加快建设主城区生态旅游观光绿道,将吴王山森林公园、白马寺山森林公园、司徒小镇、丹河湿地公园四大生态片区及周边分散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形成复合型生态旅游观光带。

◆注重工业旅游和工业遗产遗址旅游策划,支持引进华谊兄弟星剧场项目,加快建设太行印象文化创意园。

强化宣传营销

◆办好第三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

◆举办“夏养晋城旅游养生体验季”等系列活动。

□本报记者 李斌

坚持规划引领、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宣传营销,奋力打造太行旅游名城、中国新一线旅游城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把全域旅游作为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并明确发展路径。围绕全域旅游发展,代表委员纷纷畅谈看法,建言献策。

下力气补齐旅游短板

近年来,我市在全域旅游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对比旅游业先进地区来看,仍存在分散化、格局碎片化等问题,导致旅游基本要素配置不全、软硬环境建设滞后、没有形成产业链。要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就必须补齐短板,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发展格局。

市人大代表、市旅发委主任王丽认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把“坚持规划引领、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宣传营销”的发展路径落到实处,统筹协调全市的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各类要素资源,充分调动旅游与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农林、交通等其他行业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让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共享的生活、生产空间,有效推动我市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从“局域小旅游”向“全域大旅游”转变,建设“宜居、宜游、宜业”的太行旅游名城。

“同时,还要继续拉长旅游目的地的短板、过夜经济的短板和智慧旅游平台的短板。”王丽说,要通过打造线上线下参与式、演出式、舞台体验式的互动体验,拉长旅游目的地短板,让游客在体验中有期待感、有存在感、有惊喜和回味感;通过发展旅游演艺,建设互动体验式文化旅游商业项目,拉长过夜经济短板,改变以往外地游客到晋城旅游不过夜、形不成二次消费的现象;通过建设智慧旅游管理中心,打造面向游客、企业、政府的一站式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树立晋城旅游诚信、好客、人善、景美的良好形象,全方位做足太行旅游文章。

“拉长旅游短板要全局谋划,要从改革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入手,有效整合区域资源,形成各部门联动发展机制。”政协委员杜爱戎认为,要进一步完善景区基础设施,特别要注重日常养护,让以厕所为代表的旅游公共服务更加健全;实施文明旅游提升工程,发布文明旅游公约,选树晋城好游客、晋城好导游,成立旅游志愿者队伍,让广大游客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打破交通瓶颈制约

我市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也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拥有20个A级旅游景区,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市。丰富的旅游资源,还要靠通畅的交通来盘活。

“打破交通瓶颈,我市全域旅游定能迈上畅通、快速发展期,这是我们多少年的梦想。”市人大代表、皇城相府集团董事长陈晓拴坦言,交通不便给景区发展带来了不少困惑。他说,皇城相府景区虽然是国家5A级景区,但景区附近的交通条件却不容乐观。晋阳高速北留收费站是许多旅游车辆进出景区的必经之路,但该收费站车道少,只有2个入口和3个出口。每逢节假日旅游高峰期,单日车流量能达上万辆之多,大小车辆经常在这里长时间拥堵滞留,广大游客经常抱怨投诉。此外,晋阳高速到皇城相府、海会寺、天官王府等景区的区间道路一直是一条双向两车道的普通乡村公路,等级低、路况差,不仅经常拥堵,还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严重影响了附近旅游产业的发展,亟需建设大通道、培育大枢纽。

“出不去,进不来,这是我市发展全域旅游的最大瓶颈。”王丽说,破除交通瓶颈制约,必须加快太行一号旅游风景道的建设,加快城市生态观光走廊建设,加快“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形成四通八达、外畅内达、“快进慢游深体验”的旅游交通路网,让广大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到“车在画中行,人在景中游”的美好场景。同时进一步加大“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经济转型、接纳中原城市群人流的力度,为提振我市旅游经济、打造太行旅游品牌提供重要支撑。

文旅融合助力全域旅游

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既有助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又能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既能以文化提升旅游品位,又能以旅游彰显文化底蕴。因此,加快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意义重大。

“但目前我市文旅深度融合还存在三大问题。”政协委员娄苏秀分析,一是融合度低,对文化旅游资源挖掘还不系统,不能形成完整的旅游产品。比如,高平炎帝陵文化底蕴深厚,但目前只是3A级景区,未能将炎帝文化资源有效转变为旅游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二是融合不广泛,产业链条偏短,具体表现为旅游“六要素”融合不够,地方特色餐饮开发不够,酒店文化氛围不浓,旅游纪念品品种少等;三是复合型人才不足,创意发展不够。文旅融合发展需要将两个专业领域打通融合的复合型人才,而这正是我市所缺乏的。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是建设旅游名城的关键。”人大代表张芳认为,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特别是与本地区有关的历史文化传统,梳理、制订详细的传统文化目录及简要介绍,使分散的文化形成体系;加大资金投入,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古城保护相结合,专项挖掘地方传统文化、文物建筑、民俗特色等;加大政府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建立民间艺术家协会,组建民间文艺队,定期举办民间艺术展演和比赛活动,使非遗文化得到弘扬;加快研发产品步伐,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开发与地方历史文化有关的文创产品、漫画形象等,让游客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晋城文化特色。

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我市旅游资源品种丰富,随着高铁、机场的加速推进和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完善,随着省际公交线路的延伸,晋城旅游业发展将迎来“黄金期”,我们要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建设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积极整合旅游资源,培育以王莽岭为代表的太行风光、以皇城相府为代表的古堡文化、以炎帝陵为代表的根祖文化三大旅游品牌,突出避暑康养特色,努力打造太行旅游名城、中国新一线旅游城市,全方位扩大晋城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