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一项产业带活一个村——沁水县山泽村发展杜仲种植实现精准脱贫小记

[导读] 地处大山深处的山泽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当地有民谣“坑洼路,土坯房,有女不嫁山泽村,穷困潦倒愁死人。”全村148户、334口人,到2016年还有贫困人口38户、76人。

□本报记者 闫来俊   微风吹过,位于沁水县端氏镇山泽村河谷内的成片杜仲树随风摇曳。看着这些长势良好的“宝贝疙瘩”,村委会主任王立文脸上挂满了笑容:“种植杜仲让我们实现了稳定脱贫,村民们的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地处大山深处的山泽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当地有民谣“坑洼路,土坯房,有女不嫁山泽村,穷困潦倒愁死人。”全村148户、334口人,到2016年还有贫困人口38户、76人。

如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村两委干部绞尽脑汁。2015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经过多方考察论证,他们决定大力发展杜仲产业。“杜仲全身都是宝,花能做雄花茶、籽能做航空材料、叶子能做挂面,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王立文说,同时,村里耕地和荒山面积广阔,而且土壤墒情好,非常适于杜仲生长。

看准的事就办,定下的事就干。村干部先后5次赴山东招商引资,并成功引进山东贝隆杜仲生物有限公司落户山泽。项目前期投资2000万元,租赁荒山2万亩,流转耕地2千亩种植杜仲。为了更好促进项目发展和带动贫困户增收,村里成立合作社,并与山东贝隆共同出资成立杜仲种植开发有限公司,公司负责提供种苗和技术培训,合作社负责协调和组织村民种植、管理,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共同参与的氛围。

“发展杜仲产业,让老百姓和村集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王立文欣喜地说,截至2017年底,全村共流转耕地2000亩,涉及农户109户,其中贫困户38户;兑现土地流转费25.65万元,其中给贫困户兑现7.72万元。2万亩荒山的出租,每年给村集体带来12万元的收入;给村民带来8万元收入,年人均250元。同时,公司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并组织村民进行苗木栽种和田间管理,有效增加了村民务工收入。据了解,仅2017年,公司累计发放劳务费7万余元,共计带动92户增收,其中贫困户30户。

更为重要的是发展杜仲产业,并不影响其他农作物的生长。对此,村两委积极牵头,与长子县四通蔬菜公司、沁水宏泉杂粮种植合作社合作,在杜仲树下种植辣椒、土豆、葵花等经济作物,村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并采取订单保底收购,极大提高了村民土地收益,亩均增收达到2000元以上。

“出现这么喜人的局面,县农经局驻村帮扶工作队功不可没。”王立文说,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村里争取到30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并注入合作社中,年底贫困户享受分红,户均增收360元。

今年67岁的王立国一家三口都患有疾病,是村里的极度贫困户。如今,他的生活有了极大改善。据王立国介绍,他们家总共10亩耕地,流转了6亩,流转费用加田间管理费用,每年能有3600元的收入。同时,在杜仲树下发展辣椒种植,每年收入两三千元;在合作社打工,也有五六千元的收入;年底还有合作社的固定分红。“与以前生活相比,真是天上地下啊!”

王立文告诉记者,依托杜仲种植,村民们的腰包日渐鼓了起来,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多元,村里的38户贫困户全部实现了稳定脱贫;村集体也逐渐变得“财大气粗”,投资建设文化活动广场、拓宽道路、清理河道、改善环境卫生……小山村风姿卓越,愈加美丽。

为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山泽村未来还将建造杜仲产品初加工厂房,并打造以山泽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几个村发展的十万亩杜仲示范园,使其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