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县古八景之首黄围山旅游风景区:穿越两千多年的白陉古道

[导读] 仲秋,红叶初染太行南巅,我们驱车前往陵川县古八景之首的黄围山旅游风景区。一路疾驰而行,引擎轻吟浅唱,快速飞转的车轮摩擦路面发出令人愉悦的沙沙声,体现着现代的节奏,也将我们的思维之门打开。车窗外,丘陵区馒头状的山包渐次转换为奇峰耸天、峡谷幽邃的大起大落

仲秋,红叶初染太行南巅,我们驱车前往陵川县古八景之首的黄围山旅游风景区。一路疾驰而行,引擎轻吟浅唱,快速飞转的车轮摩擦路面发出令人愉悦的沙沙声,体现着现代的节奏,也将我们的思维之门打开。车窗外,丘陵区馒头状的山包渐次转换为奇峰耸天、峡谷幽邃的大起大落地貌,以凶险著称而雄镇北方的太行山断裂层地带的风骨本色,便一览无余地显现出来,在云遮雾笼中,更显得矗天柱地,霸气十足。

车于横水河村东的十里河中段处停下,这是我们行车的终点。站在路中央,面东而视,有两条通道:一条是脚下这条如巨蟒翻身穿越马圪当大峡谷、直下中原的柏油公路,另一条便是峡谷北侧摩天擦云的悬崖峭壁半腰保存基本完好的一段从前出入太行的“八陉”之一的白陉古道。  

七十二拐。
七十二拐。

1 白陉古道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存在

横亘华北腹地的太行山,似一头桀骜不驯的猛虎,“滹沱河颔水,黄河岸摆尾”,横跨河北、山西、河南三省,奔腾直下八百里。论海拔,最高也不过2870米,陵川境内海拔最高的山峰北板山则为1791米。因其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显现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特殊地位。其西为海拔均在千米之上的黄土高原,其东却是海拔不足50米的含河北平原在内的中原大地。自古而今,得中原者得天下。而太行山屏障中原亦拱卫晋冀陕,其巍巍乎而小天下之险峻,使得通行难,军事占领更难,亦使无数欲逐鹿中原饮马长江的谋取江山者伤透脑筋。同时,兵家欲西犯晋冀陕等地,不取太行,亦成春秋一梦。故古往今来,太行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天工开物,自然造化,形成太行山奇峰兀立、层峦叠嶂、峭壁连天、沟壑纵横的险峻地形,也越显示出道路交通的特殊意义。早在曹操伐高干前,我们的祖先便在巍巍太行中利用天然隘道或花费巨资巨劳,开凿出供东西出入之“八陉”,从南往北分别是轵关陉、太行陉、白陉、釜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白陉问世于何时,不得而知。据1988年版《山西公路交通史》载,公元前550年齐师伐晋,“分兵两路,一路由太行入晋……另一路由孟门入晋。”又见《辞海》“白陉”条目曰:“白陉,一名孟门,太行八陉的第三陉,在河南辉县西,为豫北、晋南之间的交通隘道。”以上两相对照,足以说明齐师伐晋的两路兵马中,一路走的便是白陉,同时也足以证明,白陉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存在,迄今已有2550年的历史!宏观的白陉,东起河南辉县市博壁镇的白鹿峰(一说白甸村),故名“白陉”,西侧辐射古之潞、泽两州(陵川当然包含在内),凡三百华里许。微观的白陉,指穿越太行主脉地段最为险要的一段路。其由陵川县城东30里处的八犊岭而下,入横水河,至“黑猫沟”的马圪当大峡谷口,沿北侧悬崖绝壁之腰向东而行,下“七十二拐”至磢底村,穿过马圪当大峡谷出省界,越过太行最后一道屏障进入河南,全长百余里。在漫长历史中,白陉一直是贯通晋豫及江南诸省的一条咽喉要道。

白陉古道。
白陉古道。

2 晋豫连接融通的一大命脉

我们由西向东踏上悬崖峭壁半腰上的白陉残留段。有专家称,此段路为“太行八陉”硕果仅存历史活标本。

起始是几十步之遥的上坡路,坡顶往前,基本取平,不再有大的起伏。路宽仅2米许,堪堪可供两支骡马驮队相错而过,或供三四个人并排通过。路面全用石头铺筑,属天然石的地方,全用锤钻凿平。有坡度的地方,走几步,便有竖石横栽,稍高出路面,呈很低的台阶状,也为使路基坚固。路随悬崖的弯直随形赋势,蜿蜒而前,外侧全用石头砌起来。有几处崖坎塌陷之处,在下面横楔了粗壮铁桩,再用坚石砌起,以续为路。

这是一段地道的“天路”,既在悬崖半腰与云为伍,又处于千山拱翠、万壑水涌的生态绝佳的风景区,移步换景,无不是撼人心魄的绮丽风光:抬头仰望,壁高千仞峰上叠峰云上树色凌空绿;垂首俯视,峡深万丈沟下套沟渊底涛声彻地鸣。

且行且惊且叹间,屡见路面青石上有马蹄状窝坑,引我们驻足研究,这些坑窝为古之骡马驮队马蹄反复踩踏而成。想想也是,滴水尚可穿石,何况负重骡马作为落脚点数以万千次反反复复的踩踏,岂能不磨损成坑?于是愈感到前人向今天走来步履的艰辛和不易,愈感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注意到崖壁凹陷处曾砌墙而成的一如“洞穴人家”的悬崖客栈,眼前浮现当年一路风尘的骡马驮队的赶脚者或荷担负重的赶路者,在此歇脚,饮水解渴,卖饭打尖的情景。远处,仍有负重驮队缓缓走来,头骡脖子下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叮咚声,随风远播,余韵悠长。偶有传递军情的兵士弃马穿行于骡马驮队中,行色匆匆间一路吆喊:“闪开,闪开,有紧急军情!”亦有结伴而行的游学书生、赶考举子,相比之下倒显得悠然自得,一路品赏景观,吟诵风物,谈笑风生。自然少不了云游僧人和游方道士,虽肩负传经布道的庄严使命,但顺其自然、慈悲为怀的修为,使他们不急不躁,尽给人躲路让道了。细细看去,在这条悬崖古道上,竟是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一应俱全,使路面熙熙攘攘,拥挤不堪。于是,这条窄窄的太行险道承载起了商业的流通,军队的流动,文化的传播,信息的递送,其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便卓绝无比,成为晋豫连接融通的一大命脉。  又往前行七八里,与同伴来到堪称天下一绝的“七十二拐”。其从悬崖垮塌的当地人称为“磢”的竖状凹槽处呈“之”字形盘折而下,足足七十二盘。我注意到,七十二盘道旁砌有沟槽,排水功能很好,故使白陉古道至今保存完好。

3 曾带动了沿线经济的繁荣发展

“陉”者,按字典的解释,是借助河水切割而成的横穿太行的河谷而成就的险途。正常推断,最初的路,是当地山民、逃难百姓探寻出的出入太行的险道。既然如此,一个非常重要问题马上凸现出来,眼前这人工铺筑的工程浩大、坚固异常的白陉路段,是何人兴工修建的?是官家,兵家,商家,还是民间?当时无据可考,仅得出如此推断:由险道变为通道,应为兵家所为。换言之,是频繁的战事,推动了道路的拓展延伸。但一般来说,为军事用兵而修路,应是短期行为,能过兵为止,绝不会以百年千年大计修筑如此坚固的通道。那么,到底是什么人修筑了白陉古道的悬崖路段呢?在明代本县人王鼎新所撰《重修道路碑记》上,我获得这样的信息:“东至孤围,西距洪水虎头山,相去二十余里”处,曾举行过一次耗时6个月的筑路活动,发起和出资者为河南辉县早生村范济仁、王好仁、汤继皋及古泫氏(今高平)处士武陈策等三兄弟,他们“喜施资财,将磢之巍峨曲折者斩木以通顺之,将辿之窄狭巉岩者凿石而宽广之,以迄仙人桥之高下险阻修葺荡平焉,而行客无忧矣。”

战争是政治的升级形式,喜欢争疆夺土的政治家们在操纵战争机器进攻或退职却时,需要道路来运送军队军需,传递将令信息。但是,经济才是人类生存发展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自古而然。这更理所当然决定了工农业的产出,需要商贸的流通,更需要道路的时空连接和转运。因此,可以肯定地说,白陉古道更大的作用在于经济意义、商业意义、生活意义上的物流、人流、信息流的连接运转。

由于白陉古道对晋豫的沟通,使沿线经济充满蓬勃的活力。它孕育了潞泽两州的经济繁华,使一批工业、商业重镇逐渐崛起,同时催生出一批专在流通领域做文章的巨贾大富。现长治县的荫城、东火等镇,古来冶炼铸造驰名华夏。泽州诸县尤其是高平,靠此路和夺火险道“路工”,发育出好多巨贾大户和集镇。陵川境内,古代生铁冶炼和铸造遗留的炉渣在多地如大山一般堆积,反映了古之冶炼铸造业的极其兴盛。还有,晋地乃能源大省,自古便广产煤炭。这些工业产出及地域性特色农业产出,除地销地用外,更多是销往外省。于是,这些地方不但成为河南、河北商贾云集的商业重镇,一批商贾人家和马帮运输业也应运而生,越来越兴盛,通过白陉古道,到中原乃至江南各省进行贸易。在一代接一代的险道跋涉中,驮走了煤、铁、磺、陶瓷、酒醋酿制品、丝麻纺织品、皮革皮毛、地产杂粮、药材山货等,回程又驮来食盐、布匹、粮食、茶叶等物资,也驮回了万贯家产。

这条窄而险的白陉古道,连接起晋豫乃至更远地方的市场,刺激、活跃了商业,带动了手工业与特产农业,对盘活晋豫两端多地的经济,作用巨大,劳苦功高。

古罗马人说,路像生命一样珍贵。白陉古道也用历史经验昭示我们,路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和羽翼,国家和地方只有更大力度地发展道路交通事业,才能具备大贯通、大流动、大交融的先决条件,才能路畅其通,物畅其流,人畅其行,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