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浓墨重彩写华章--2014年高平市教育事业发展综述

[导读]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高平市教育事业实现大投入、大改革、大发展、大提升的重要一年。一年来,高平市教育系统坚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为根本,以“积极创建三晋一流教育强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高平市教育事业实现大投入、大改革、大发展、大提升的重要一年。一年来,高平市教育系统坚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为根本,以“积极创建三晋一流教育强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按照“以人为本、统筹规划、改革创新、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着力提升办学水平,稳步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完成了2014年各项重点工作任务,高平市教育事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凝心聚力强投入 重点工程惠民生2014年,高平市累计投入1.73亿元,全面完成了年初省、晋城市和高平市确定的年度重点工程建设任务,进一步提升了高平市各阶段教育办学水平。着力提升高中阶段教育办学水平,高平一中建设工程如期投用。抢工期,赶进度,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完成了高平一中新校区二期收尾工程和室外管网铺设、校园绿化、操场建设、弱电系统等附属工程,投入3000万元完成了学校教学仪器、座椅板凳、后勤设施等内部配套,确保了高平一中新校区暑期的顺利投用。着力提升市区学校服务水平,快速推进市区教育重点工程。加快了新建高平六中的建设步伐,共投入3000余万元完成了学生宿舍楼、风雨操场、餐厅及换热站等一期工程的收尾工程,完成了教学楼、图书科技楼、办公实验楼等二期工程的主体建设,同时完成了附属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并通过市长现场办公会议,采取“逐年还款、三年还清”的办法,全面解决了高平五中和东方红小学历史遗留工程问题,采取“一年建成、三年还清”的办法有效解决了附属工程建设资金问题,确保了明年所有工程的顺利投用。着力提升高平市学前教育办学水平,全面完成年度学前教育重点工程任务。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加快工程建设进程,累计投入5900余万元,全面完成了市区天怡、米山、石末、陈区、永录、野川镇杜寨、寺庄镇釜山、河西镇悬南和南城办张庄等9所幼儿园年内建设任务,其中市直天怡、米山镇中心幼儿园已全面投入使用,其他7所幼儿园全部完成主体工程,开始内部装修和附属工程建设,2015年暑期便可全部投入使用。此外,高平市还进一步加大了新改扩建幼儿园建设力度,全年总投入490余万元,完成了市区新新、苗苗和南城办金峰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完成了农村新建南城办庞村和改扩建米山镇米东幼儿园建设任务。全年省级改造4所农村幼儿园、晋城市新改扩建4所幼儿园和高平市确定的1所市直、8所农村幼儿园年内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超前谋划夯基础 齐抓共管促均衡高平市强借“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创建工作的有利契机,累计投入2540余万元,全面加强了高平市义务教育学校内部装备和“三通两平台”建设,进一步改善了高平市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面提升了高平市义务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发展水平。高标准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内部装备水平。高平市累计投入2250万元,按照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标准,全力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音体美功能室、图书室等教学功能用室的装备,确保高平市义务教育学校计算机配备、教学功能室装备高标准达到国家要求。同时超前谋划,为高平市27所中小学配备了现代化异地同步教学系统,实现了城乡课堂教育教学资源的高效共享。高质量完成了高平市教育城域网建设工程。一方面继续实施“校校通”建设工程,完成了69所学校光纤联网“千兆到校、百兆到桌面”和67所4兆带宽VpN方式接入互联网的建设任务,为实施校园网建设、开展网络教学教研、初中中考信息技术考试、异地同步教学课堂等搭建起了方便快捷的网络环境。一方面顺利完成高平市“校园网”建设工程。高平市共投入289万元,全面完成了127所中小学校园网联网工程,高平市所有中小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的教育信息化大格局初步形成。高效益改善了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高平市始终坚持“乡镇主导、资源整合、厉行节约、有效利用”的原则,实施校际间信息技术、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体卫器材大整合、补短板,全面提升基础差、规模小、效益低的百人以下49所学校的办学条件,确保高平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大改善、办学水平大提升。2014年11月25日至26日,高平市作为2014年全省21个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认定县(市、区)之一,接受了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的督导检查,并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  

健全机制强管理 深化改革提质量高平市坚持以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等为重点,着力推进全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千方百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推进招生制度改革。一方面推进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大了高平市优质高中指标分配比例,将高平一中、高平二中分配指标比例提高到了70%,并坚持执行优质高中指标享受户籍制,坚决取消高中借读生,全年高平市高中阶段学校没有一名借读生、插班生。此外,按照高平市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稳步推进了高平一中搬迁和高平一中与高平一中实验校联合办学工作,高平一中新校区实现如期投用,并顺利通过省级示范校复查验收。另一方面推进义务教育和市区幼儿园招生改革,制定出台了高平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全市2014年度初中入学工作的意见》、《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实施方案》、《关于2014年城内幼儿园划片招生的通知》等一系列招生文件,并科学编制了高平市义务教育均衡编班系统,坚持采取电脑随机排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和纪检人员现场监督的办法,对市区义务教育学校新生全面实施了电脑均衡编班,进一步保障了广大学生的公平受教育权,有效解决了市区“择校热”和“大班额”问题。全面推进教师管理改革。一是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利用“高平教育大讲堂”培训平台,聘请多名省级专家分校长和教师两个类别,开展了教师全员师德师风培训活动,高平市3800余名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参加了培训。二是加强教师校际流动工作。制定出台了《高平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级领导和教师交流工作的暂行办法》,坚持“县级主导、乡镇为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大原则,利用暑期启动实施了农村学校校长和教师交流工作。目前,校长交流人数26人,占应交流总数11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346人,占应交流总数的10.1 %,如期完成省定“交流比例达到10%”的任务。三是率先在全省开展教师资格认定。高平作为全省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试点市,高平市始终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校级审核上报、市级符合注册”的办法,完成了第一轮教师资格注册工作,其中申报注册教师3920人,注册合格教师2674人,暂缓注册1246人。第四是认真开展教师业务水平测试工作。按照晋城市的统一要求,对高平市3854名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进行了业务水平测试,进一步激发了高平市教师主动学习、终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一是进一步加大学习培训力度,不断更新教研员和教师课改理念,采取“请进来讲、走出去学”的办法,大力度、全员化、全覆盖来更新教师理念,共派出600余人次的教师赴东北师大、山东杜郎口、太原、翼城、临汾、长子、晋城等地学习课堂教学改革新理论、新经验和新成果;同时还邀请太谷、长治、绛县等地的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做了专题讲座、示范课80余场,培训校长、教师1500人次,进一步激发了全体校长教师深化课改、强化管理、内化质量的意识。二是进一步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切实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按照学年初制定的“课改工作推进进度安排表”,充分发挥先行先试校的引领作用,先后举办了野川中学、神农中学、东方红小学、城南小学、实验小学四个课堂教学改革现场观摩会。此外,还在建南小学、米东小学开展了片区课堂教学改革观摩研讨会及实验小学美术学科研讨会等多个研讨活动,并组织高平市中小学校长参加了阳城二小、城区凤鸣中学的课改现场会。目前,高平市整体推进课堂教学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团西小学、城南小学、东方学小学、实验小学、北诗中学、野川中学、神农中学等一大批改革先进校成为引领高平市课改工作的领头雁。三是进一步加强帮扶共建工作,助推课堂教学改革。在开展高平三中和河西中学、米山中学、高平四中与寺庄中学、北诗中学与石末中学组成三大“教学共同体”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继续组建成立了“高平三中和米山中学、高平四中与寺庄中学、马村中学和唐庄中学”三大“教学共同体”,创造了合作共建、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双赢局面,整体提升了各校的课改水平。通过强化管理,深化改革,稳步提升了高平市教育教学质量。2014年,高平市高考二本B类以上达线人数1603人,首次突破1600大关,其中北大清华名校录取各2人,初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大幅提升,高平市教育教学质量继续保持了稳步向上的良好态势。

落实政策促公平 强化监管保稳定2014年,高平市高效落实各项惠民惠生政策,共下拨惠民惠生资金1.21亿元,进一步扩大了免费教育范围,提高了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提高了免费教育补助标准。同时,坚定不移狠抓教育安全稳定。按照“认识到位、排查到位、处置到位、督查到位、责任到位、追究到位”的“六到位”安全工作总要求,高平市教育系统上下紧绷安全弦,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有效防范了重大安全事故,确保了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 一是切实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先后组织机关人员开展了春季开学安全检查、秋季开学安全检查、接送学生车辆专项排查、隐患治理专项检查等六次大型安全检查,每所学校检查次数不少于4次,做到了“校校到、校校查”的安全隐患排查全覆盖。同时,按照晋城市、高平市的统一安排,从3月至12月持续开展了9个月的学校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并实行了周报制度。截止目前,高平市学校共排查各类隐患1278条,整治1221处,整治率96%,剩余隐患全部制定了整治措施全力进行整治。二是全面深化安全法制教育。联合高平市公安局举办了高平市校园安保培训会、高平市安全骨干教师培训会,培训安全管理干部和教师560余人;将安全课全面纳入课程内容,配备了安全课专兼职教师1198人、安全教研员151人,做到了安全课有计划、有课时、有教材、有教师、有教研、有考核,进一步实现了安全常态化;按照每月一次演练的要求,在高平市各学校深入开展了防震、防火、防交通事故等10个主题演练,全面提高了师生自救自护能力。同时,进一步拓宽安全教育渠道,组织高平市广大师生和家长参加了全省中小学安全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参加总人数35940人,其中学生16242人,家长18752人,教师946人,名列晋城市第一。三是不断强化学校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建设,坚持对高平市近700名专兼职保安重新进行了登记备案,累计配置防护器械1670件,安装监控探头3632个,灭火器械7428件;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紧盯重要时段安全管理,加强重点区域安全管理,校内外安全巡查检查基本形成常态;进一步加强重点环节安全管理,出台了高平市校车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与经费下拨挂钩,建立了“安全工作月通报制度”,并对8所学校9辆校车违规情况进行了通报。同时,集中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接送学生车辆专项整治,合租车辆由年初的254辆下降为现在的178辆,减少车辆76辆,超载情况基本得到遏制。同时,全面加强民办教育机构的安全排查,对12所无证办学机构下发了停办通知书。全年共创建了40所高平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其中高平三中即将接受省级平安校园验收。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