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末元和“八八筵席”

[导读] 走进阳城县润城镇上庄古村,不尝尝“八八筵席”实为遗憾。今年72岁的徐末元,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润城“八八筵席”的代表性传承人。从年少时为了生计开始学习这项传统技艺,到古稀之年在保护传承之路上的且忧且喜,徐末元见证了“八八筵席”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低

□本报记者 吕媛  走进阳城县润城镇上庄古村,不尝尝“八八筵席”实为遗憾。今年72岁的徐末元,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润城“八八筵席”的代表性传承人。从年少时为了生计开始学习这项传统技艺,到古稀之年在保护传承之路上的且忧且喜,徐末元见证了“八八筵席”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低谷到重放光彩的蜕变之旅,而他本人也乘着全域旅游的东风,收获着丰硕的人生之果。

“八八筵席”源自明万历年间,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据传王国光在朝任刑部尚书时,朝中光禄寺(主管皇上饮食、御膳机构)一金姓官员因遭人陷害,申诉无门,恰遇王国光翻阅旧案,得以平反昭雪。金姓官员为报答天官知遇之恩,认王国光为义父,在王国光辞官回乡时,随同他返回上庄,照顾其饮食起居,还将自己掌握的宫廷御膳配以民间辅料,创立了“八八筵席”这一传统名宴。

“八八筵席”在润城镇俗称“吃席”,半汤半菜,食材均为普通的鸡鸭猪肉及时令蔬菜,美味与形色兼顾。每逢婚丧嫁娶、大小节日,润城人总要团聚“吃席”,八盘八碗十六个热菜,吃的人是满脸冒汗,身热心暖。

“八八筵席”要想勾住食客的味蕾,不但配料做法大有讲究,而且味道火候更要掌握好。

“我们之所以做得味道好,回头率高,主要是一直坚持用传统老办法做。光兑汤这一项,一般人家是用白水煮汤,而我们是用煮好的鸡汤兑,这样做出来的汤既不油腻又有老鸡汤的味道。另外做主食时调料必须要下足,我们制作的生汆丸子1斤肉只放2两淀粉……”徐末元是地地道道的润城人,从年少时就跟随师傅学习“八八筵席”厨艺,前些年还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润城“八八筵席”传承人。退休后他开起了“农家乐”,顾客盈门。

但在2013年之前,在徐末元的“农家乐”里,“八八筵席”却鲜有人问津。“为什么呢?主要是来上庄古城景区游玩的散客多,团队游不明显,人数上不来,自然效益一般。”

正当徐末元一筹莫展之际,2014年,上庄古村景区引进了康辉旅游集团。先进管理团队的引入,使景区的整个经营思路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他们不仅帮助景区策划增加了颇具当地特色的“夜文化”项目,而且吸引了众多摄制组前来取景拍摄,大幅度提高了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游客纷至沓来。

随着游客的稳步增加,徐末元适时地改进了菜系,推出自由点菜。景区大的经营思路的改变,加上徐末元经营思路的及时跟进,“八八筵席”很快成为徐末元“农家乐”的招牌菜,经济收入直接从几万元噌噌涨到20几万元,“八八筵席”在他这儿进一步发扬光大。

去年,《阳城八八筵席制作规范》顺利通过了省质监局专家组初审,经过不断改良的“八八筵席”已经成为游客来到上庄古村、来到润城的必备选择。“八八筵席”的传承之路也越走越敞亮。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