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楷模】石双砚:“一山新绿是我对党的报答”

[导读] 这几年,石双砚仍保持着一年至少补种200棵树的频率,老年山的青松翠柏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一山的新绿就是我对党的报答。”石双砚坚定地说。

□本报记者 袁泉  微风轻轻吹过,皇城相府背后的那片“常青林”随风摇曳。34年前,那里是一座“黄沙山”,山上遍地荒芜,除了黄沙还是黄沙。住在山脚下的石双砚用30多年的时间和荒山较劲,让两千多亩的荒山种上了300多万株松柏,现已94岁的石双砚望着一片苍翠,情不自禁地绽开了笑容。

“为啥要开荒山种绿树?”“为了报答共产党的恩情。”当记者问石双砚种树图啥时,老人的回答诚挚而坚定。

出生于1924年的石双砚从小牢记党的恩情,“党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该为党做些啥?”种了一辈子地的石双砚想了很久,当他站在家门口眺望对面荒芜的苍龙岭时,心里便有了主意:“我要‘绿化荒山’,作为对党的报答。”这年,年已六旬的石双砚毅然扛起锄头上了山。

苍龙岭是座石头山,土层不到50厘米,要想种树得先刨出土下的石板,为此,石双砚每天天一亮就扎进山里,从山底起步,刨出石板再种树,直到天黑才扛着锄头回家,这样一干就是两年,种下了200亩的刺槐。然而,苍龙岭的土质并不适合种刺槐,种下的刺槐存活率很低。村里有经验的人告诉他,山上土壤瘠薄,能存住的只有柏树。

对于生活并不宽裕的石双砚来说,换树苗得花不少钱,为节省开支,石双砚只得白天上山开荒,晚上自学育苗技术,半年后,他成功培育出了柏树幼苗。育苗成功了,怎么浇水栽种?有村民问石双砚:“种树得到山下的沟里担水,可一担水不够浇一棵树,挑一担水需要近半个小时,想让柏树存活,太难。”石双砚心里有自己的办法,他提前刨好树坑,等到下雨之后再埋树苗,这样,凭借雨水浇树,一天能种200棵。按这样的方法,郁郁葱葱的柏树很快种到了半山腰,但从这里开始,山势便成了斜陡坡,站都站不稳,更别说抡锄头种树了。因此,石双砚便把双脚埋进土里,挖坑种树。

在苍龙岭上种树困难重重,但石双砚心里想的只有种树,但凡遇到种树的好时节,他干脆一个人搬到山里住,这样年复一年地坚持打动了村里人。1987年春天,村里成立了老年林业队,石双砚当上了队长,带着10个60岁左右的队员一起种树。老年林业队的辛勤耕耘,换来了苍龙岭的百年新绿。为了激励后人,郭峪村勒石刻碑,于1991年8月将苍龙岭改名为老年山。

这几年,石双砚仍保持着一年至少补种200棵树的频率,老年山的青松翠柏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一山的新绿就是我对党的报答。”石双砚坚定地说。

标签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