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在全国、全省经济出现明显回落的情况下,我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指标增速在全省排位前移。但必须看到,外部需求、市场调节与经济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叠加,给我市经济运行带来了重大影响,全市经济下行的压力继续加大。主要体现在:
1、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加大。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持续回落。上半年全国生产总值增长7.8%,近三年来首次跌破8%。作为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三大先行性指标持续走低。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2%,比5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创7个月来新低;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2%,创29个月以来新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1%,连续4个月处于下降通道。三大先行性指标持续走低,说明当前市场需求不旺,稳增长的压力持续加大。煤、电、油三大能源产销走弱。6月份,秦皇岛、黄骅、唐山三大港口存煤继续增加,积压电煤1600多万吨,接近库存容量上限。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为4%,为近年来的较低水平。国际原油价格继续走低,国内汽油、柴油等成品油产量萎缩,价格连续下调。煤、电、油三大能源是经济运行的“血脉”,也是经济走势的“风向标”,其产销走弱,发出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信号。
2、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动力不足。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3.9%,为5年来同期较低增速,仅高于受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工业经济增速不快的主要原因:一是现有规模工业生产能力接近饱和。今年以来,我市煤炭、化工、电力和煤层气等行业的主导产品产量均达到近年来同期最高水平。比如,2月份化肥产量为21.1万吨,创历史最高月产水平,化肥的产能利用率接近100%。3月份原煤产量903万吨,为历史最高月产水平,4、5、6月份也稳定在800万吨上下。焦炭、精甲醇、二甲醚、煤制油、钢材、铸件等实物产量都在上半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二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相对不足。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名录库仅新增1户企业。新建工业企业,或投产不多,或不能达产达效,对工业经济的增长难以形成有效拉力。三是新兴产业拉动不力。今年以来,资源型和高耗能产业仍是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上半年,煤炭行业和煤层气行业分别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1.7和0.7个百分点,高耗能的化工、电力、冶铸和焦炭行业分别拉动规模工业增长0.5、0.5、0.2和0.2个百分点。新兴产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31.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7.0%,对全市工业增速形成了较大影响。
3、节能降耗形势仍然严峻。今年以来,全市能源消耗居高不下,一季度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同比增长2.83%。面对严峻的节能形势,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节能降耗形势仍然严峻。5、6月份,工业用电量分别增长15.2%和11.4%,与最高月2月份相比,分别下降34.1和37.9个百分点。但规模工业能耗指标增速仍然快于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上半年规模工业能耗增长16.4%,虽比一季度下降7.5个百分点,但仍高出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2.5个百分点。其中,化肥行业能耗增长12.3%,电力行业能耗增长39.1%。在目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煤炭价格回落、新兴产业需求不旺的形势下,化工、电力、焦炭等行业的正常生产是全市非煤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下半年全市经济增长与节能降耗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实现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年度控制目标需要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