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饸饹背后的爱心故事——本报记者再访晋城首家爱心公益饭店

[导读] 霍耀文今年34岁,晋城城区人,在市区开发区做家电生意。别说他提供“免费晚餐”引起了不少人的疑惑,一开始,就连他的家人都不理解。从今年10月开业到现在,这家“只出不进”的公益饭店,已经花去了霍耀文2万多元积蓄。

■本报记者 吴希莲  11月4日,本报刊登《晋城首家爱心公益饭店开张》这则消息的同时,晚报微信平台也推出了《今天他必须上晚报微信头条,因为他干了一件让人很敬佩的事儿》的微信头条推送,当天,这条微信的阅读量就达到了2000多条。随着消息的不胫而走,让一个名叫霍耀文的饭店老板因为给食客提供“免费晚餐”走进了公众视野。霍耀文是干什么的?他的公益饭店是怎样运行的?记者带您一起走进珍品饸饹馆,听听“免费晚餐”背后的故事。

做了十几年的义工,他决定开公益饭店

再次走进位于泰昌社区内的珍品饸饹馆,霍耀文还像往常一样,在馆里忙乎着。听记者表明来意后,霍耀文不好意思地笑笑:“这两天手机有毛病了,没有看微信。”卖了饸饹面挣的钱捐给社会上读不起书的穷孩子,接纳农民工、建筑小工、暂时未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以及流浪者、低收入人群在店里免费吃晚餐,而自己的手机坏了,却迟迟舍不得花钱再买一个新的!

霍耀文是如何走上公益道路的?2005年,23岁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他带着一股子血气方刚,走出大学校门,踏上了南下深圳的列车。经过一番摸爬滚打,最后在深圳创维工业园站稳了脚跟。

在“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著名义工人士“丛飞”事迹的感召下,霍耀文成为一名义工,对公益事业的热爱也越发投入:去地铁、公园捡垃圾,在车流密集路段疏导交通,去孤儿院、养老所擦玻璃、扫地……深圳,留下了他八年奉献的青春。一次到上海出差的机会,霍耀文很偶然地走进一家公益餐厅,这家餐厅从厨师到服务员全部由义工担任,米、面、油、菜等食材也几乎都来源于社会捐赠,经营利润全部用于“二度”社会捐赠,这种公益理念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火种。

2013年,霍耀文从深圳回到晋城,一边做着义工,一边开始筹划“公益饭店”项目。霍耀文表示,公益饭店在晋城刚刚抢滩“试水”,他有信心把它做大做强。“在善良大爱的晋城人群里,一定有着深厚的公益沃土!”霍耀文说。

开业不到两个月,花去2万多元积蓄

霍耀文今年34岁,晋城城区人,在市区开发区做家电生意。别说他提供“免费晚餐”引起了不少人的疑惑,一开始,就连他的家人都不理解。从今年10月开业到现在,这家“只出不进”的公益饭店,已经花去了霍耀文2万多元积蓄。

很多个清晨,跟霍耀文有着同样公益梦想的“发小”秦波涛,下夜班走出自己所在的巴公化肥厂,顾不得一夜未眠的疲倦,一路直奔超市:买上菜、肉等食材后,再“转战”公益饸饹馆:把面和好,浇菜备好……而霍耀文呢?则在做生意之余,从公司跑到饭店,兼职当起了一名煮面工、传菜员、服务员、洗碗杂工。就这样,两个有本职工作的男人,硬是利用业余时间撑起了一个公益饭店!看到霍耀文为了公益梦想辛苦打拼的身影,9岁的儿子凑在他耳边说:“爸爸,你是最棒的!”

霍耀文这样经营他的清汤杂粮饸饹馆:午餐小碗6元、大碗8元,晚餐免费。午餐只求顾住成本,利润全捐;晚餐则向弱势群体免费开放。珍品饸饹馆不经营早餐,每天中午11∶30—1∶30,晚上5∶30—7∶30开放。“饭店开张前半个月,不时会有附近的建筑小工,还有一些大学生模样的人,以及流浪人员来吃晚饭,每天能接纳10来个人。到后来,可能大家觉得老吃‘白食’不好意思吧!来的人就逐渐地少了,平均每天能接纳两三个人左右。”霍耀文说。

珍品饸饹馆开张一个多月,前来免费吃饭的人大概有近百人次。霍耀文介绍,“免费晚餐”可能会无形中伤害到弱势群体的自尊心,让他们觉得自己更加卑微,这是他始料未及的。下一步,他打算把免费条幅从饭店门头上撤下来,在餐厅内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提示大家。

他的梦想是资助更多贫困孩子上学

目前,霍耀文正在运作一个叫做“珍教育公益金”的慈善项目,他说他要把“珍品饸饹馆”这朵公益之花开遍全晋城,把所有饭馆的全部经营利润叠加到一起,作为“珍教育公益金”基金池中的第一笔资金。霍耀文说,他有一个公益梦想,就是:晋城没有一个因为贫穷而辍学的孩子!他要为这些孩子打造一个有尊严的、体面的、可持续循环的救助体系,让他们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公益饭店的经营理念在于,盘活一部分被资助对象的消费力,重新注入慈善公益体系,这在大城市被称为“造血式慈善”。

究竟什么是“造血式慈善”?霍耀文举例:有一个贫困大学生小李获得由爱心人士“张女士”捐赠的每年5000元的助学金,随后他走进了大学校园。在学校门口,小李发现一家公益饭馆。此后的四年求学期间,他每年拿出一部分张女士资助的生活费,来公益饭店用餐。公益饭店再把从小李身上挣的钱,用于捐赠给像小李一样,但比他迟几年考入大学的贫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有了公益饭店的参与,“张女士”的爱心捐赠就实现了循环利用和“二度捐赠”,之后还会产生“三度捐赠”及“多代捐赠”。如此,受捐助的对象实现了几何倍数的增长,整个社会也将会被一种满满的正能量所影响。

那么公益饭店本身又如何“造血”和生存呢?霍耀文谈到,这就需要社会上有实力、有爱心的企业或个人参与其中,予以大力扶持了:你捐赠了一桶油、一袋米,他捐赠了一袋面、一筐鸡蛋……从此,大爱的暖流将会流进城市的血管,滋润太多人的心田!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