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晋城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9)

[导读] 九、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步伐,为我市发展提供持续增长内生动力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推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标志性、带动性、支撑性作用的重大改革,加快实施有利于我市资源型经济转型和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

九、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步伐,为我市发展提供持续增长内生动力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推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标志性、带动性、支撑性作用的重大改革,加快实施有利于我市资源型经济转型和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改革举措,抓好中央、省委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一)深入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聚焦我市资源型经济转型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体制机制障碍,提高改革精准发力和精准落地能力,对已经开始实施的综合配套改革举措,强化扎实推进和跟踪督察,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科学制定“十三五”综改试验规划和实施方案,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管理、市场体制、行政管理、对外开放等重要领域,积极探索、攻坚克难,建立完善支撑我市经济转型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努力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

(二)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主体公平、有序竞争市场环境。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加大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稳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责整合,深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去行政化。加强绩效考核,探索建立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估机制,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深化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责权利相统一、事财权相配套”的“一级规划、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建设管理和行政执法体制。

(三)引深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建设。加快建立有利于市场经济体系完善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的产权制度、国资国企改革、要素市场和现代财税制度等体制机制。

稳妥推进供给侧改革。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坚持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逐步培育新的发展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换挡降速,筑底回升,促进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常态。坚持攻坚克难,千方百计实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为优化供给结构腾挪空间,为企业轻装上阵增添活力,为晋城经济全面复苏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现代产权制度改革。科学界定产权,明确资产所有权归属,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逐步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加快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稳步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探索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创造条件推动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或主营业务上市。有序推动国企股权多元化改革,鼓励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建立健全股权流转和退出机制。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推进要素市场建设,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煤炭等矿产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大力发展技术交易市场,促进人才、资金、科研成果等有序流动。有序放开竞争领域产品价格,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健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建立公平竞争保障机制,消除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统一市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现代财政制度。建立全面规范、公平透明预算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实施优先使用创新产品、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完善税收征收监管体系,加强非税收入管理。

健全金融管理和风险防控机制。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改革金融监管框架,完善我市金融管理体系,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建立完善金融风险协同应对处置机制,防止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四)积极推进改革试点工作。立足晋城实际,坚持试点先行,开展不同层次、不同领域改革试点,储备一批具有全局性、突破性的重大改革专项。推进市厅合作共建,争取中央、省在具有突破性重大改革试验事项上的改革授权,形成推动综改试验的强大合力。密切跟踪省内外重点领域改革动态,借鉴先进地区改革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助推我市改革取得更大突破。深入推进国家低碳城市、国家智慧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加快推进高平市司法体制改革、泽州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陵川县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县等改革试点工作,围绕重点,精准发力,建立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全面完成改革试点任务,为推进我市各领域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 共10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下一页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